固执的巩汉林,赵丽蓉去世后,他的牺牲

在巩汉林看来,戏虽然是演的,但大幕一旦拉开,一切都是真的。

巩汉林出生在一个曲艺世家,不过年轻时候的阴差阳错,还让他与铁饭碗失之交臂。

一切,都是为了心目中的梦想。

年,巩汉林出生在沈阳。

父母都是河南坠子演员,父亲伴奏,母亲演唱,行话是“一副架儿”。

所以,小时候的巩汉林,就是在剧团里到处跑着玩大的。

除了了解父母的工作,对于其他曲艺门类,他从小也是知道的门儿清。

他记得很清楚,母亲演出长篇的坠子书,台上的观众听得聚精会神。

于是,他便偷偷躲起来,也模仿母亲的演出,

甚至想象着台下的观众,对于自己的表演会出现什么表情。

耳濡目染,让巩汉林对曲艺更加热爱。

所以上学之后,他顺理成章地成为学校文艺队的骨干。

无论是唱歌还是跳舞,哪里都离不开他。

渐渐地,巩汉林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是相声。

那时候没有电视,收音机里马季或者唐杰忠的相声,他都能听到倒背如流。

等到十几岁的时候,他便开始试着自己写相声。

然后再把自己的本子拿到学校的文艺队里来演出。

正是这种不断地历练,让他慢慢打磨出了曲艺的基础。

中学时代,他和其他同学,都响应国家的号召上山下乡。

那个农田里的活儿,还有农闲时期的活儿都干。

巩汉林虽然从小身体就很瘦弱,不过在劳动上却从不甘落后。

因为劳动积极,他还担任了青年突击队的队长。

虽然平日里干活很累,但是他内心深处的文艺梦想依旧没有熄灭。

他会在队里,给大家编个画报,或者是宣传画什么的。

平日里大家吃的主食就是高粱米,营养跟不上,所以他的身体更瘦弱。

有一年冬天,队里分给他90斤大米,他当时高兴得溢于言表。

骑了整整一天的自行车,迎着凌冽的寒风,他把大米带回了家里。

所以那种幸福至今让巩汉林难以忘怀。

恢复高考之后,身边大部分的知青都回城参加高考了。

巩汉林也经过复习,考上了辽宁大学中文系。

然而当时政策规定,他的居住地不允许到这个学校就读。

所以没过多久,他收到了沈阳第二教师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大学学的是政治系课程,但是他心中热爱的是文艺。

所以在学校,除了排演话剧,就不停说相声。

大二那年,他听说沈阳曲艺团恢复了,而且还在招人。

喜出望外的他,赶紧去报名考试。

不过,这一切都是瞒着父母的。

考试进行的很顺利,曲艺团想要让人,不过学校知道后不放人,建议他大学毕业后再去。

于是,巩汉林就耐着性子等到了大学毕业。

因为专业缘故,巩汉林被分配到了教育局。

这在当时,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工作。

一个月工资30块,而且刚入职就是国家编制。

但是巩汉林并不满意,他想的还是如何进曲艺团。

当时国家的相关规定是,如果他想进曲艺团,不能从教育局调过去,而是要辞职。

而且即便进了曲艺团,由于他是新人,只能是学员的标准,每个月工资只有18块。

教育局认为巩汉林疯了,专门找了他的父母,希望他能留下来。

不过巩汉林已经打定了决心,坚持要走曲艺这条路。

哪怕当三年的学员他也不在乎。

父母最终尊重了儿子的选择,从此巩汉林踏上了曲艺的道路。

而就在踏进曲艺团大门的那一刻,他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巩汉林在曲艺团,很快结识了同在团里的金珠。

那时的他,正在团里的舞台上表演故事。

路过的金珠,隔着门缝看到了台上的巩汉林。

她说巩汉林那种眉清目秀的状态,看起来很精神。

就这样,这个年轻的同学,渐渐引起了她的注意。

有一次金珠恰好又看到巩汉林在坐着看书写东西。

这让一个姑娘,对他更为好奇。

毕竟,那个时候,漂亮的金珠身边,围绕的都是一些无事献殷勤的小年轻们。

尤其在团里,这些年轻的小伙子,个个嘴巴都十分利索,所以显得都很闹腾。

因此金珠看不上他们,觉得这些年轻人千篇一律。

反倒是巩汉林与众不同的一面,越来越引起了她的目光。

最终,她按捺不住心头的小鹿乱撞,开始慢慢和他接触。

她让他教毛笔字,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接近借口。

慢慢的两个人也越来越了解彼此。

金珠发现,巩汉林异常努力。

那时候他们都没有具体的老师,都是根据自己的悟性一边表演一边自学。

尤其巩汉林还算是半路出家的和尚,他面临的压力其实更大。

他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地学习和创作。

最终在22岁那年,他正式地加入了曲艺团。

而他和初恋金珠的恋情,也算是正式拉开了帷幕。

金珠喜欢他身上的那股劲儿,这能给人带来安全感。

与此同时,这个男人还能用巧手,为一个少女编织心中的美丽。

从时尚的风衣,再到连衣裙,一切都是巩汉林亲手为另一半做的。

那个年代物质还很匮乏,大众的衣服都是千篇一律的。

而巩汉林的邻居恰巧是个裁缝,所以年轻的时候,他就请教过她不少做衣服的事。

无论是自己穿的衣服,还是另一半穿的衣服,

只要有时间,巩汉林都是亲自动手。

以至于给金珠做了一件红色的连衣裙,团里领导都找金珠谈话,让她不要穿裙子上班。

奇装异服,走在大街上太惹眼了。

但不管是让穿还是不让穿,能有一个给自己做衣服的另一半,心里终归是很踏实的。

年,巩汉林和金珠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随后诞下一子。

那时,二人和父母住在一起。

父母的房间十四平米,他和妻子的房间只有九平米。

而且,屋子里不是床,还是搭的炕。

于是,巩汉林把炕拆掉,骑着自行车满沈阳城的去买家具,为的就是找到更便宜的。

床、沙发、高低柜,一件件地像仓鼠搬家一样被他挪进屋子里。

因为家具便宜,柜子上就是光板,没有任何装饰。

他就自己动手,在上面烫出纹路和花纹。

为了让屋子更暖和一点,他还将吹塑纸贴在墙上。

一切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虽然是因陋就简,但两个人也通过这种布置,让感情变得更为紧密。

除了在生活上有了新的开始,工作上也有了新的开始。

那一年,辽宁省的曲协副主席崔凯写了一个小品剧本《如此竞争》。

最初定的演员,身材比较胖,看起来不像是小商贩。

团里看着巩汉林的身材瘦弱,就让他去试试。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巩汉林开始去体验生活。

小品里,要塑造一个卖十三香的小贩。

为了知道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小贩是如何售卖的,巩汉林就一次次跑去买十三香。

买一次,他就请人家给吆喝一段。

那时候没有录音机,他只能一次次跑去市场听。

一边要记住这些吆喝唱段,一边还要观察市场上的小贩们是如何卖东西的。

从神态举止再到谈吐,他反复地磨练。

最终当登台表演的时候,台下的观众被逗得前仰后合。

后来,这个小品经过辽宁台和中央台播出后,巩汉林一下子有了点名气。

年,巩汉林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这是他面向全国观众的起点。

而让他大火并被全国观众牢牢记住的,则是和干妈赵丽蓉的合作。

年,他和赵丽蓉搭档,在春晚上表演了小品《如此包装》。

小品大火,其中的一句“麻辣鸡丝”更是成为当年的流行语。

而该节目也获得了当年的小品一等奖。

在他看来,作品一定要反映社会的痛点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93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