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上海家有录音机澎湃在线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家有录音机
早先的录音机叫留声机,诞生于年。录音机是把声音记录下来以便重放的机器,它以硬磁性材料为载体,利用磁性材料的剩磁特性将声音信号记录在载体,一般都具有重放功能。家用录音机大多为盒式磁带录音机。
“上海音像资料馆”馆藏历史视频资料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录音机可是个稀罕物,在那个年代想要拥有一台录音机那是一件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前些日子,在整理光盘和书籍时,翻出了儿时听过的盒式磁带。盒式磁带我们又叫它卡带或录音带,所谓“卡”是指录音机上放入磁带的仓式装置,以前最保真的磁带转录方式,就是使用双卡录音机。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已经认不出图片上的东西了。的确数字化的下载模式,便捷的收听手段,已经让卡带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然而它却是70后和80后最美好的童年回忆。
卡带必须通过录音机来播放,音质自然不能与数字化的音效相比,甚至伴有一些杂音,但是磁带盒里一般会附有歌曲或故事的详细介绍,而且封面设计也相当精美,所以常常成为那时人们的心爱之物。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些喜欢音乐的年轻人结婚时婚房里开始有了录音机这个时髦的电器。录音机不仅在那时人们结婚的时候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婚后依然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无穷乐趣。
录音机的出现,其实也是代表着另一个时代的到来,它丰富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业余生活,很多家庭舞会,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这些聚会里,最重要的就是录音机里传出的音乐,有了音乐来调节气氛,就会少几分陌生,多一点和谐,但当时录音机属于稀缺资源,很多时候都需要流转,甚至一场舞会被分成了上半场和下半场。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外语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时的录音机又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那时的录音机越来越小型化,功能也多了,其作用不仅仅是唱歌听歌,还能帮助人们学习外语。录音机不止带给人们娱乐的功能,它对推动时代的步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学生们正在用录音机学习外语
在那个年代,录音机不仅仅是新潮时髦的物件,更镌刻着一代人成长的印记。在一台台型号各异的录音机里,保存着无数人的心灵过往,也记录着许许多多生命的轨迹。
来源:影像上海
原标题:《回味上海:家有录音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