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法国研制最新战机,苏联派特工去偷
二战中一颓到底的法国在战争后忽然雄起了,科技树点满,研制出了一款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海市蜃楼Ⅲ型。这架飞机成了北约对抗苏联的主力,在中东的沙漠上,以色列购买的海市蜃楼Ⅲ战机把阿拉伯从苏联购买的米格战机一架架的击落,这让跟苏联处于敌对阵营的国家大喜过望,纷纷购入,仅北约组织就购买了多架。而苏联人则如坐针毡,一心想要找出海市蜃楼Ⅲ的弱点,研究出对付它的有效策略。
海市蜃楼Ⅲ但是这事谈何容易,法国是根本不可能出售这种战机给苏联的,既然通过正当途径无法获得,那就只能另寻他经,任务落到了苏联情报机构的头上,情报机关很快就想到了一招捷径——偷!他们将目标定在了黎巴嫩,因为黎巴嫩拥有海市蜃楼Ⅲ型战机,而且苏联在黎巴嫩布局已久,有着广泛的情报关系网络。很快,他们就联系上了苏联驻黎巴嫩大使馆的情报人员赫米亚科夫,赫米亚科夫又找到了黎巴嫩原空军教官巴达维,之所以会找到此人,是因为巴达维有走私和贩毒的前科,被空军革职后担任中东航空公司的机长,过着奢华富足的生活,这样的人既有偷走飞机的能力,也有动机,是绝佳人选。巴达维和苏联人一拍即合,他找来了黎巴嫩空军战斗机驾驶员马他耳,一见面就兴奋的说:“马他耳,发财的机会来了,你只要能够偷走一架海市蜃楼Ⅲ型战斗机,就可以获得万美元的酬劳,怎么样?这件事对你来说轻而易举。”万美元?马他耳惊呆了,这个报酬实在是太诱人了,要知道这可是上世纪70年代初,当时一辆中档轿车才需要几百美元,年拍的教父,永垂史册的影史经典之作,总投资也不过是万,这万美元,足以让马他耳下辈子过上富豪的生活。可是这样做风险也很大,马他耳不敢马上答应,他提出要仔细思考一下,巴达维善解人意的答应了。十天后,马他耳找到了巴达维,告诉他自己下定决心了,愿意干这一票,巴达维很兴奋,当即把苏联人的计划和盘托出:
按照计划,马他耳需要在驾驶战机训练时,待飞机贴近地面之时,故意报告飞机发生故障,然后将高度降到雷达无法探测的超低空,最后径直飞往苏联的巴库,这样就会给黎巴嫩造成马他耳连同飞机坠入海中的假象。
黎巴嫩计划听起来天衣无缝,马他耳不置可否,只是提出了几点补充意见,最主要就是在报酬上,原来当初巴达维为了引诱马他耳上钩,私自将奖励提高到了万美元,其实苏联方面只愿意出万美元,双方经过一阵扯皮,最终苏联方面答应出万美元。马他耳坚持要求先付60万美元的定金,苏联谈判代表瓦西列夫不敢擅自做主,于是返回国内请示上级。
上级的命令很简单,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搞到一架海市蜃楼战斗机!
很快,瓦西列夫返回了贝鲁特,再次会见马他耳,告诉他愿意出万美元,并提议让马他耳的妻子先行到莫斯科,并保证让他的妻子过上富裕的生活。但是马他耳并不傻,他知道这是想要人质要挟他,当即拒绝,并要求让自己的妻子前往瑞士,还要求苏联方面用银行支票预付款项。瓦西列夫想了想,答应了马他耳的要求,支付了0镑黎巴嫩币,作为他妻子前往瑞士的盘缠。
距离计划实施的日期只剩3天了,马他耳紧张的来到了瓦西列夫的住所,再次跟瓦西列夫确认最终的行动步骤。
瓦西列夫胸有成竹的讲到:“首先飞到0公尺高度,然后向地面塔台发出鼓掌报告,接着就停止一切无线电联络,最后避开雷达网,飞出黎巴嫩,飞向苏联。越过苏联边境后就会有3架歼击机前来导航,带领马他耳前往阿塞拜疆共和国的巴库机场。”
苏联特工马他耳聚精会神的听着,一边听一边笑,看样子对整个计划很是满意。就在众人准备碰杯庆祝计划成功之际,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几名荷枪实弹的黎巴嫩士兵闯进了房间,瓦西列夫和赫米亚科夫急忙拿出手枪想要还击,但是寡不敌众,很快就被打翻在地,束手就擒,他们眼前是马他耳开心的笑脸。这时两人才明白,他们上了马他耳的当。
原来,正直的马他耳早就将苏联人的计划上报给了黎巴嫩当局,为了获取确凿的证据,捕获苏联间谍,黎巴嫩情报部给了马他耳一个微型录音机,并指示他假意参加整个劫机计划,将瓦西列夫等人的谈话全部录下来,情报部门还指示马他耳向他们索取银行支票作为物证。
至于瓦西列夫等人,太过于相信金钱的力量,认为马他耳在绝对的金钱面前毫无抵抗能力,所以丝毫没有加以防范,结果不但没能偷到飞机,还损失了金钱,赔了夫人又折兵,在间谍史上留下了一个笑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