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财故事与精神病患者共舞,是我四年中跳
时光倒流回三十多年前的安徽财贸学院。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我们所拥有的可怜的休闲娱乐工具和信息传播工具,是旁边室友手里那个珍爱有加的半导体收音机,这还只能在室友打开听的时候竖起耳朵蹭一段。另外就是图书馆里有几张报纸,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不爱学习的学生来说,图书馆在哪?真的不熟啊。
尽管这样,校园里青春的气息依然是日日不减,每到周末,大大小小总有些活动项目,舞会便是其中最受欢迎的群众性娱乐项目了。
学生舞会通常是哪个班级的班委会发起,或者是哪个系的学生会发起。一般来说,班级发起的规模小一些,就找个稍大一点的教室,将桌子椅子往角落一堆,腾出中间的空地,哪个同学把自己的录音机拿来播放音乐,那就可以开跳了。系学生会甚至校学生会发起的规模就比较大,最理想的场地就是大食堂的饭厅(我们还有小食堂吗?实在想不起来了,有安财的同学评论区留言提醒一下)。还有一些舞会既不是学生会也不是班委会官方发起的,只是一些爱好跳舞的同学自己组织的,你要去参加当然是没有问题,只是这样的舞会质量可能更高一些,参加者几乎都是舞林高手,你只要不嫌丢人就尽管往池子中间站。另外这样的舞会上,俊男靓女出镜率很高,一个比着一个,你是邋遢不帅的男生能不能邀请到舞伴、你是相貌平平的女生有没有人邀请都不好说了。有的时候,精英们被打扰烦了,就索性关上门自娱自乐。
我们88级有一个健美操队,是学校组织的,都是挑选的身材一流的女生。这些女生往往都是舞会上最亮眼的舞伴,如果能在哪个舞会上遇到她们并且邀请到她们,那将是男生莫大的荣耀与幸福了。
舞会的消息通常是贴在教学楼的大门口,或者食堂的大门口,所以到了周末,到处找找看墙上有没有什么新消息,也是一些娱乐活动爱好者必备的功课。当然有些小规模的也不张贴什么消息,同学们互相传播一下,该到的也就到了。
还记得大食堂的舞会,颇有一些人山人海的味道。围观的人远远比上场跳舞的人多,里三层外三层,像我这种小个子的女生基本上是看不到里面的情况的。有那么几次,我去大食堂的舞会转过几圈,心里面也是蠢蠢欲动,无奈确实是——不——会——跳!然后就悻悻而归了。
我们寝室跳舞跳得最好的是小娟子和小玲子,尤其是小娟子,那绝对是武林高手,这位浙江姑娘实话实说看上去更像是山东姑娘,并没有多么窈窕的身段,但是跳起舞来每一步每一个手势都能拿捏到位。而且这姑娘是个热心肠,一心想把我们几个室友都培训出来,在宿舍里教我们走三步、跳四步,不厌其烦。我是最笨的一个,但是为了安财的舞蹈大业,我还是努力地学过那么几次,因为我深深地知道:只要我学会跳舞了,那么安财不会跳舞的学生人数就归零了,这绝对是一个跨里程碑的大事。
但是,我最后还是对不起安财了。
学了就要练,我真正上场其实就有那么一两次。记忆最深的是在一个教室里举办的舞会,人数不是很多,而且大都是我们同专业几个班的同学。看着教室中间翩翩起舞的同学们,说不羡慕那是假的,可是自己又没有上场的胆量,只能怯怯地站在边上。
终于有人邀请我了,是我一个小老乡,可能看见我站在边上孤苦伶仃地,就邀请我跳一曲。小老乡的舞应该是跳得很标准的,但是他忘了,我是个新手啊,压根跟不上他的步伐,踉踉跄跄没一会儿就败下阵来。重新下场的信心几乎被打到归零了。
这时,我们同级同专业2班的一位赵同学(化名)走过来,伸手邀请我。我们平时经常是上同一堂课,所以虽然印象不深,但肯定都认识。赵同学看起来跳得很开心,满脸都是笑容,看上去阳光灿烂。我说:“我是真不会,不敢跳了。”他说:“没事啊,我带你,慢慢就会了。”
我就这样被鼓励着重新上场了。还别说,赵同学跳舞带人的水平还真是可以,虽然他左摇右晃的幅度很大,但是他能把你拽起来,让你像个永动机似地不由自主地就跟着他的节奏跳起来。他嘴里不停地嚼着口香糖,还跟我解释说:“不然嘴里有味,不礼貌。”他边跳边聊,脸上的笑容让你觉得他从来没有任何烦恼似的。
一曲下来,我身上都冒汗了,也第一次似乎找到了跳舞的乐趣。但是当知道我和赵同学跳舞的时候,大家都笑,说这个人挺奇葩的,脑子不是很正常。再后来,就听到了赵医院住院的事情了(关于赵同学,后面会单独写一篇)。然而,无论如何,这都是我四年大学生活中跳得最完整的一段舞蹈。
30多年过去了,学校大食堂的舞会还有吗?
原创不易,期待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