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也有宫内记忆,孕期抓住3点,宝宝
每个生命的诞生都会经历一个胎儿发育的阶段,因为当时的记忆没有及时保留,导致人们对胎儿阶段知之甚少。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原来胎儿也是有记忆的。
01.神奇的胎内记忆
加拿大某乐团的一位指挥鲍里斯有次在演奏时,突然在脑海中出现了一只从未弹过的曲子,他感到十分亲切和熟悉,但自己从来没有演奏过,后经了解,原来她的母亲曾经是一位职业大提琴手,在怀孕时曾多次演奏过这首曲子。
这样的案例并不在少数。钢琴家鲁宾斯提、小提琴家梅纽因等人都对一些从未接触过的曲子感觉“似曾相识”,即使不看乐谱,乐曲的旋律也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涌现,究其原因,原来是他们的母亲在怀孕时曾经反复弹奏过这些乐曲。
我曾也觉得十分神奇。颖宝3个多月时,我每天坚持给她听音乐,有次在听到《安妮的仙境》这首曲子时,她的表情突然兴奋起来,小嘴也跟着咧出笑来。我当时还觉得很奇怪,看到她开心,就抱着她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摇摆。
后来才想起在孕期时也经常给她放这首轻音乐,她应当是听到熟悉的音乐所以才有了上面这一幕。
02.胎内记忆可在产后持续很长时间
此前英国莱斯特大学心理学院的音乐研究小组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研究员之一的拉蒙特表示:我们知道胎儿在20周的时候,听力已经发育完全。现在我们发现婴儿出生后12个月,仍然记得并且特别喜欢他们以前在母亲子宫内听过的音乐。
另外一些来自国外的一些调查结果和数据更为我们展示了胎内记忆的神奇。
池川明——日本第一胎内记忆医师,他曾专门调查了个平均年龄为4岁的孩子,结果发现:33%的孩子有“胎内记忆”,21%的孩子能记起出生时的情景,并能够描述出当时样子,这听上去是不是太震撼、太神奇了?
这部分孩子大多集中在2~3岁。可以说3岁左右是胎内记忆的最好时期,过了6岁这些记忆差不多就会消逝。
也不少妈妈表示,自己就曾经问过孩子类似的事情,这些有胎内记忆的宝宝回答的答案都大同小异:“在玩,在游泳之类的,还表示妈妈肚子里有根长长的管子等。
孕妈(一)孕妈(二)研究表明胎儿对外界有意识的激励行为的感知体验,将会长久保留在记忆中。科学界普遍认为胎儿具有记忆力,而且这种能力,随着胎龄增加逐渐增强。
有人曾做过实验,在医院产科的婴儿室播放母亲子宫内血液及心脏搏动声音的录音,结果发现正在哭泣的新生儿很快就停止了哭泣,并且情绪稳定,饮食、睡眠状况良好,体重也在迅速增加。
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亲的子宫内早已熟悉了母亲的心音,一听到这种声音就感到很亲切。
如果我们能抓出胎儿也有记忆力这一特点,在孕期就开始注重记忆力方面的培养,出生后的孩子将会更加聪慧。
03.重视孕期胎教,强化记忆能力
科学美妙的胎教音乐不仅对胎儿的智力、情商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准妈妈的孕期情绪也有很好的调节效果。在孕期,孕妈要多把积极、良好、健康的信息传递给胎儿,而那些消极、暴力、负面的东西要尽量少接触。
①多听兴趣高雅的音乐
妊娠第5个月起,孕妈就要开始有计划地进行音乐胎教。胎儿对外界的某些感官影响十分敏感,这也是其出生后的生长发育条件之一。
不同的乐器对于陶冶宝宝情操会起不同的作用,像巴赫的复调音乐能使宝宝恬静;圆舞曲促使宝宝欢快开朗;而奏鸣曲能激发宝宝热情奔放。
适合怀孕中期的音乐有《月光》、《小星星变奏曲》,艾伦贝格的《森林水车》,约翰·斯特劳斯劳斯《华尔兹》等。
②重视语言能力培养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想学好英语,最好是从学龄前就开始接触。
有教育学家认为:只要一个袖珍录音机,一盘磁带和英文摇篮曲,就可以使胎儿将来成为精通两国语言的人才。
可见胎教作用之重大。英语胎教最重要的是妈妈要多听英语,再把听到的讲给宝宝听,让胎儿听到妈妈的声音。
孕妈可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固定一个时间段,比如每天5~20分钟,用英语进行对话胎教。还可以挑选一些绘图精美的儿童英文读物来阅读。
③多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
多看中外优秀文学典籍,这些作品是培养宝宝想象力、独创性以及进取精神的最好教材,妈妈与宝宝一起感受文学的趣味,培养艺术感情,还能促进胎宝宝大脑发育。
休息时可以读一读唐诗宋词,看一看宫崎骏的动画片,都是不错的休闲方式。周末,孕妈妈还可以去感受一下身边的艺术,比如去博物馆鉴赏历史典藏,去艺术馆欣赏书法或者山水画,观赏名人佳作能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对于宝宝的美育能力培养,也很有帮助。
在孕期,你有给宝宝进行胎教吗?是如何安排的呢?
--END--
我是颖妈,一孩妈,育儿达人,家庭教育指导师,多平台优质育儿创作者。喜文字,乐分享,我手写我心,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