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躺平了
周六的时候忙着把财务分析的课程录制完,周天的时候出去玩了一天。每周一次的实盘忘记发了,先补上:
股票实盘是从年10月23日万开始,这样看,一年后亏了17万,最高市值约万,回落34万。
基金盘是从年9月26日,一万开始。目前亏了4%左右。
从“赛道”这个名词被张磊发明出来后,我就开始看不懂股市了。宁德时代股价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市场是不是疯了,现在,市盈率,市值1.51万亿。
看不懂的东西,有两个选择:眼睛一闭,杀进去;或者不参与。
我反正是躺平了。
持有保险股的这两年,是我对投资体验最深刻的两年。投资者凭什么在股市立足?如果一件事情是对的,你能坚持下去吗?你怎么知道你是对的?要不要参与打野?
我过一段时间就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我的答案也很简单:
一、行业分析
行业的规模、行业的持续性(比如单纯的录音机行业已经接近于消失了)、行业的发展潜力、行业的竞争格局、行业的关键变量、行业的产品属性、行业的发展阶段、行业的政策影响、产业的上下游关系等等。
二、企业分析
1、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工商登记资料、历史沿革、组织机构、股权结构、控股股东等。
2、管理团队,包括履历介绍、薪酬体系、激励措施等,
3、产品和服务,包括产品性能、生产和销售情况、库存情况、地域分布、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新品研发等
4、市场,包括供应链、竞争对手、销售渠道、定价能力、市场占有率等
5、发展战略,包括企业的商业模式、经营理念、企业定位、发展战略、发展目标、销售策略等。
6、风险分析,包括政策、市场、财务、管理、跨维打击、执行力等。
三、财务分析与估值
财务分析包括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分析财务报表、纳税分析、会计科目分析、经营效率分析、现金流分析、融资结构分析、财务风险分析等。
估值结构分析应该结合公司的自由现金流价值、历史估值变化,同行比较、宏观环境等多因素给出具体的参考交易点。
这三个层次归本到底就是行业以后怎么样?企业的竞争力怎么样?护城河怎么样?自由现金流怎么样?
在我看来,经济终究是向前发展,我们中国人就只能“吃喝拉撒”?那么在经济发展的时候,人口老龄化,社保支出压力越来越大,集采是必然,医疗大发展是必然。那么医疗的支出,甚至养老的支出,必然要发展商业保险。但是我们国家社保兜底的社会制度,贫富差距分化的现实,做中高端客户群体的商业保险有前途。
在一次一次的思考后,我觉得保险行业是可以跑赢GDP,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可以跑赢保险行业,这两个基础上,在价格低估的时候,重仓。只要以后有一次价值回归,我的投资收益就很满意。
如果价值回归永远不回归,比如银行业,那么能够支撑投资的就是分红和再投资。当前看,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的分红很高,估值比银行还低。
没啥担忧的。
我的股票书,我长期的思维模式,我录制的课程,甚至写完的基金书,都是这思维。优秀、低估、分散、分红、持续,这是我投资的基本逻辑。
如果最后证明我错了,那么我也没啥好遗憾的。
坦白说,投资保险股以来,前期我是有些焦虑的,想着赚一把就走。但是后面我的心态是平和的,可以说毫无波澜。
看看书,陪陪家里人,学点新知识,静静看雪球撕逼等等。
偶尔会有粉丝安慰我,觉得我太惨了。
昨天在雪球上面加了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