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懵懂和晦涩的青春致敬青春万岁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这是王蒙在《青春万岁》里的序诗,曾经不止一次被它感动过,看那部同名电影的时候对那个朗诵这首诗的女主角也意淫了很久。我一直觉得自己18岁之前的青春是笔糊涂账,还没闹明白呢,就已经过完了,根本就没有去想过要去编织什么,也许有过一些梦想,但都是些不切实际和不可告人的东西,值得回忆的东西不多,能写成文字的就更少了。仔细想来,能记住的不过是那些枯燥无味的学习考试和班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漂亮女孩子。18-20岁的时候,我能记住的就是整日不断的麻局,和因考试不及格而被学校扫地出门这两件事。那时候我编织的是张麻将牌,在它们不同的排列组合中,我时而兴奋、时而紧张、时而烦躁、时而懊恼,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混过去了。那段日子在我印象里总是灰蒙蒙的,也许是很少走出户外的缘故。在灯光昏暗、烟雾缭绕、充满臭脚丫子味儿的男生宿舍,两张课桌拼成的麻将台,铺着一张脏得看不出本来颜色的毛毯,四个脸色发绿、眼睛熬得通红的男生,叼着呛死人的天坛烟,稀里哗啦地洗着牌,然后手脚麻利地码好,一边掷色子抓牌一边笑骂着刚才点了炮的倒霉蛋儿,周围还有一群观战的男生,时不常手痒地帮人摸牌或干脆加磅到某人身上……我是这群人中最稳定的成员,而且基本上都是下场实战,围观的次数非常少(除非是让人打打“立”了)。当时的赌注是五毛、一块、两块,最大一手牌“海捞清一色捉五魁豪华七对”应该有数千元的收入,这对当时我们这些穷学生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人人都梦想着在牌桌上实现这一壮举(虽然收到钱的可能性很小,毕竟大家都很穷),但从未有人做到,它只在理论和想象中存在。无聊的时候也会高声念出那首诗,只是句子已经被我改了。“所有的姑娘,所有的姑娘都来吧!让我来编织你们……”爱情仿佛就在身边,却又遥不可及。那所大学虽然是三流的,可班上的女生却个个可爱,只是我没想过要去追哪一个,也根本不知道如何去追。班里有个父母在北影工作的女生叫小薇,因为顺路,放学后经常和我一起骑车同行。那时候我腼腆,和女孩儿在一起总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一路上大部分时间都没什么交谈,偶尔说些班上的事情,记忆里她很爱笑,但有时候又好象心事重重。入学后的第一年元旦,在除夕联欢会的那个晚上,小薇送了我一张贺年卡,我很高兴,因为之前从来没有女孩子送过我贺卡。我想回送她一张,不知从哪儿找了张空白的贺卡,然后拉着班上的全体男生每人给她写一句祝福的话,他们也都喜欢小薇,一个个认真地写了。当我把那张里里外外都写得密密麻麻的贺卡交给她时,她高兴的叫了起来。当时她身边的几个女生也围过来看,然后不无妒意地问我为什么只送给小薇而她们没有?我笑而不答。那天,教室的天花板上拉满了红红绿绿装饰的纸花,黑板和墙壁上也贴了不少颜色鲜艳的剪纸,日光灯关掉了,教室里闪烁着微弱的烛光和时明时暗的彩灯,那种老式的双卡录音机里放着流行的港台歌曲,我们一群男生在教室的最后面若无其事地抽烟说笑。我随手翻开她给我的贺卡,上面工工整整写了两句古诗: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我不知道什么意思,以为是歌颂友谊的诗句,没放在心上。多年后,我无意中看到了诗的后两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又看了注解,才知道“金风”和“玉露”是指牛郎和织女。我不知道她当时是否在暗示我什么,也许人家只是喜欢这两句诗,随便就用了。反正我是什么也不知道。我想起曾经有一次为了什么事单独去她家,家里没有别人,她领着我参观各个房间,四处都让我觉得她家里充满了艺术氛围,我傻乎乎地问东问西,后来在她卧室的墙上我看到贴着几张象海报一样的大的照片,她在照片里风情万种,漂亮极了。18岁到20岁间的生活,便是如此的懵懂和晦涩,青春万岁!本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
上一篇文章: 不知道如何进行音频合并可以试试这几个音频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