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录音的录音机减法创新思维

大家都知道,洗衣液由活性成分(洗涤液)、香精、黏着液三项成分组成,年代,Vitco公司注意到一部分顾客洗衣服,仅仅是因为衣服被穿过几次,但衣服并没有脏,顾客需要的是衣服焕然一新的感觉。于是这家公司启用减法战略,希望研发出不含活性成分的新产品,可是行业标准规定,洗衣液必须含有最少剂量的活性成分,这怎么办呢?Vitco的总裁灵机一动:那就不叫洗衣液,新产品叫“衣物清新剂”吧!

至此,Vitco公司产生了一个也许最狂野的“头脑风暴”都未必能产生的创新:没有洗衣液的洗衣液-衣物清新剂。但就在同时,该公司被联合利华并购,后者搁置了衣物清洗剂的开发投产。4年后,联合利华最大的竞争对手宝洁公司推出了最终大受欢迎的产品,而今每年可以从这项产品中获利超过10亿美元。

很多人一提起创新,就会想到——跳出框架的思考。而“系统创新思维”认为,创新其实恰恰源于对思想的制约,而非放任。限定一个框架,然后在框架内寻找答案,远比漫无目的的发散思维,或静候灵感降临更有效。

美国创新专家德鲁·博迪把“系统创新思维”的理论,写成了一本书《InsidetheBox》,中国版翻译为“微创新”。翻译得其实并不准确,翻译为“框架内创新”也许更传神,因为创新的灵感,往往就在盒子里,别去外面瞎找。

下面跟大家分享几个运用减法策略的案例,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1.关于手机的减法策略:

那手机的创新灵感,可以用减法策略来生产吗?手机有哪些组成部分?屏幕、键盘、电路板和电池。如果把键盘减掉呢?摩托罗拉用减法策略,发明了没有键盘的手机,Mango,也就是儿童手机,只能接听,不能拨打。Mango成为当年最具创意的12个营销策略之一。

2.关于录音机的减法策略:

录音机的创新灵感,可以用减法策略来生产吗?录音机的组成部分有:磁带盒、录音模块、放音模块和喇叭。索尼创始人之一井深大要求公司开发一款减掉录音模块和喇叭的,不能录音的录音机。大家一开始并没有底,觉得能卖台就不错了,可没想到推出两个月卖了5万台,之后这款产品的全球销量超过2亿台。这就是划时代的——随身听。

你有遇到过运用减法策略的创新案例吗?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31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