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板和录音机
小黑板和录音机
开篇语
---------陈小燕
小黑板
录音机
作为一个年代的记忆,小黑板、录音机、幻灯机是那时课堂上的“三大件”。幻灯机是当时“科技含量”最高的教学设备,宝贝得很,又笨重,通常是锁在讲台边的专用柜子里的。日常上课,老师揣几张配套的幻灯片,拎一块小黑板足矣。公开课上,往往还要提上录音机。有录音机,有幻灯机,这是最初的“电化教学”。当然,更奢侈的“电化教学”还要播放教学录像,要用到录像机。
依靠设备来改进教学,那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智慧教育时代,尽管老师只需要揣一支遥控笔就轻轻松松进课堂,但前期复杂的教学软件开发、课件制作,恐怕背后需要很多人。“电化教育”时代,这些人不是躲在“背后”,他们必须帮忙拎着黑板,提着录音机,甚至扛着摄像机,跟上课的老师一起进教室。
一人上课众人帮,这是公开课的常态,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生态,只是不同的学校“生态系统”不一样罢了。“教师成长生态”欠佳的学校,这往往是很考验上课老师的人际关系的。人缘好的,自有小伙伴帮忙跑前跑后,牵马挑担,人缘不好的,那就可怜了。常态下的学校,这些帮忙打杂的事一般会由教研组长分配同教研组的老师帮忙,重视青年教师成长的学校,则经常由领导亲自压阵,甚至甘当助手。这样的学校不多,这样的领导更少,谁遇见是谁的福气。
幻灯机
在昆阳镇小工作的那些年,我就是这么有福气的人。记得那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学期,学校就给我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参加县优质课评比。初出茅庐的小年轻,肯定是经验不足的。学校里全县知名的优秀教师多的是,可能是为了锻炼我这个在当时的小学教师队伍里属于珍惜物种的“大专生”,学校把宝贵的机会给了我。为了给我“壮胆”,让我轻松上阵,上课那天,教导处主任郑老师提着录音机,副主任林老师拎着小黑板,左右护法一样把我送进教室。
两位领导给我“打下手”,这是明面上给我“掠阵”,以壮声威,背后,她们陪着我和小伙伴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星空教研”,把自己多年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丝毫没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担忧。从她们身上,我不仅学习怎么教书上课,更学会了什么叫扶持和付出。
当我做学校领导时,已经不用小黑板和录音机了。如何在青年人专业发展的路上“扶上马,送一程”?她们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结束语
----------陈小燕
作者/横舟子
责编/姜向波
导读/陈小燕
编辑/林惠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