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员日记DAY2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经过昨日一天的探索,营员们已经基本熟悉了所里的各处地理位置和概况。今天,来自各个地质学科的杰出老师们为营员们演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地学讲座,从太空探索到海相碳酸盐岩,从生物地磁学到天体生物学,从古至今,从高空到地幔,可谓一场地学的饕餮盛宴。
一天的学术报告听起来绝对爽到爆炸!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所里的这次活(jiao)动(you),老板派小编卧底在营员之中,推出夏令营专栏——《营员日记》,为大家记录夏令营生活的美时美刻。请大家锁定本栏目,并按时浏览+好评。
(广告文案是昨天的,但是爱粉丝儿的心是每一天的,请接收这份朴质的爱)
今天是第六届地球科学与行星大学生夏令营的第二天,卧底营员小编为您带来新的《营员日记》。
年7月10日天气阴带点小雨
八点半举办开营仪式的地三楼会议室在近八点时就已经人满为患。(营员:主要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为了合理利用时间,张之涵老师决定给我们放一些研究所近几年在央视新闻上出现的高新技术成果。
我所的一些技术成果,
没啥说的,就是一个大写的牛!
上午8:30开营仪式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杨进辉研究员从我所的发展历史出发,从著名科学家、人才培养、战略定位、组织机构、实验平台、研究领域、发展视野、野外实习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研究所的现状。
杨老师也对营员们提出了四点建议:
思考国家战略,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放眼全球,地球科学应研究地球多圈层耦合系统;学科交叉,挑战学科前沿;努力奋斗,不负国家,不负自己,不负青春。
这极大的鼓励了想要跨专业的小编我
(巴特,看到众多大神级的营员们仍然内心慌张,腿肚打颤)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刘嘉麒老先生以《人生当自强——留下消失的背影》为题,讲述自己如何从辽宁西部医巫闾山的山沟中走出来,又如何回到群山峻岭中去,以保尔柯察金、屈原、鲁迅等人为例,从教育、创新、实践、品格、责任等方面向营员们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
刘嘉麒老先生在开营仪式上作报告
小编也截取了一些触动到自己的话语,分享给诸君: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要战胜困难,首先战胜自己。最难熬的时候,也是转机快要到来的时候,成功就在再坚持一下之中”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要有点真本事”
“只要是自己甘愿做的事情,就不存在后悔;即使遇到挫折,也能心安理得”
营员向老师提问
开营仪式结束后,一百二十一位营员同两位老师以及教务处的分管老师在地六楼前拍摄了大合影做纪念。
上午十点二十第一波讲座来袭
第一场讲座来自张辉研究员的《探索太空——空间物理简介》,作为一个非地物生,小编当时看到题目时的心情是:
老师显然了解小zha编zha的内心活动,于是从空间物理(按照老师的说法,称为太空物理更为合适)的研究范围解释,以电离层、太阳风为例说明太空并不空,……然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老师开始加快速度,抛出了微分方程:
这时小编旁边的地理系小姐姐已经扛不住了,小编仍在倔强着,老师又抛出了磁场重联、激波、粒子加速的问题,小编:
老师又从国家战略层面、哲学层面、个人层面等解释了学习空间物理的妙处,并趁热打铁介绍了所内地星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探测手段及一些成果。
张辉研究员作报告
第二位报告人是从事古地磁学和环境磁学的邓成龙研究员,报告名《古地磁学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邓成龙研究员作报告
邓老师将地磁场形象地比喻为“歌唱家”,将岩石、沉积物等比作“录音机、磁带”,(wulian)从地磁场的基本要素、地磁定年的基本原理,到古地磁学对板块构造、地球环境和宜居行星的应用,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特别是在古地磁与地球环境的研究上,讲述了古地磁学在雪球地球、中国黄土与全球变化、亚洲内陆季风与干旱环境的起源和演变、未来气候变化上的前沿,吸引了营员们的兴趣。
营员提问环节
短暂午休的分割线
下午两点半第二波讲座来袭
林伟研究员的《如何读懂造山带——漫谈构造地质学的工作方法》一开篇,就用各种各样出野外的艰辛+危险+灾害的照片,妄图使出劝退招数。(当然,出野外的粉儿们一定要注意安全鸭)
身经百战的营员们当然知道事出反常必有妖,果然,林老师开始各种放毒:
林老师的套路才是真套路,官方打一百昏(在此说,林老师展示的表情包资源小编想私藏一份)
林氏表情包在此
林老师从造山带的定义出发,解释小构造、大构造下的研究机制,对如何解剖构造地址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提倡大地构造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多学科综合发展,综合应用;寄语营员们:用新的头脑、新思路、新技术重新讲述地球演化的故事.
林伟老师作报告
第二位上场的王一博研究员为本次《勘探地震学:过去、现在、未来》制作了多达一百六十页的PPT,以实际的案例出发,介绍勘探地震学的研究历史、学科现状、基本框架和未来研究趋势。(小编表示:这是一门极其高深的学科)
王一博研究员作报告
营员同王一博老师交流
第三位上场的姜磊副研究员作《沉积岩的现代使命——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例》报告。一上场便以各类科幻片为索引,从能源资源、古环境与生物事件、研究测试方法三大方面对沉积岩的现代使命进行阐释,解释了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成因、深埋碳酸盐岩储层成岩改造、卡斯特溶蚀、白云岩化作用等问题。
科幻片达人姜老师的库存
姜老师重点对不同的同位素前沿研究做了详细介绍,包括U同位素、S同位素、C同位素、O同位素、Hg同位素等。
姜磊副研究员作报告
短暂晚餐的分割线
下午七点整第三场讲座来袭
林巍研究员作报告(《地磁场与生物圈演化——从生物地磁学到天体生物学》)前先向营员们提问——“何为生命”,给出自己的解释——能量、元素和水构成了生命存在的三大元素,认为地球生命与地磁场存在协同演化的过程;介绍了趋磁细菌的相关研究和学科组目前的研究方向——地球极端环境微生物研究,现场气氛活跃。
林巍研究员作报告
第二位是我所夏令营的常驻报告老师——张金海研究员,他在本次夏令营期间的报告题目为《地震学导引:观测、处理与思考》。在报告过程中,不时穿插的小剧(zhe)场(li)在逗乐的同时,引人深思。
下面还原一个金海老师的单口相声:
奥尔德姆
老弟,我比你早发现地核诶,咋叫“古登堡面”,你说咋回事儿?
老哥,你自己看看自己做的啥玩意儿?
奥尔德姆
???
你做的
我做的
这告诉我们做科研要细致,一马虎,早发现的也轮不上用你的名字命名。
张金海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诙谐幽默,赢得阵阵掌声,同学们都不舍离开。
正在作报告的张金海研究员
一天的生活被讲座安排的满满当当,脑子里无比的充实,充斥着各位神仙老师的慷慨激昂,在这里也代表全体的营员们向为我们讲座的各位老师们和教务处老师们道一声:您辛苦啦~
下集预告
7月10日仍是讲座的一天,会有翟明国院士、祁生文研究员、刘传周研究员、汤艳杰研究员、郝青振研究员、秦克章研究员、徐文耀研究员对地质工程、地球化学、第四纪地质学、资源勘查等专业进行前沿科学的报告,请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