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人类高质量男性周杰伦
周杰伦曾说道:我希望几百年后,我已经不在这个世界的时候,如果这个作品一直永久流传下去。我觉得这就是我努力,向前的一种动力。这就是周杰伦的故事。怀念周杰伦,总是在一些不经意的时刻。
听他以前的歌我就会想到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也过得很慢而我们那一帮伙伴也不问东西总不知道有种东西叫离别那时候的我们整天就是一边听着JAY的歌一边手拉着手在大马路上走着好快啊就这么长大了好快啊我们又和杰伦一起变老了周杰伦音乐的经典性,目前应该不再有争议。80后、90后的中国青年,没听过周杰伦的歌迷应该算是凤毛麟角了。走过漫长的20年,属于周杰伦的时代已经华丽落幕。不管你喜不喜欢他,无可否认,他的音乐曾经在将近一代人的时间里,辉煌过整个华语乐坛,甚至说整个音乐世界。而目前,能做到这一点的,整个华语音乐届,无非罗大佑、李宗盛等两三人。但是,他的成就远非如此,打开他的百度词条,你才发下,他的一生简直是“天才”(杰)+“努力”(伦)书写的豪华篇章。
周杰伦启示录一:出名要趁早,艺多不压身。
周杰伦,年1月出生,出生于台湾新北,毕业于淡江中学。
因为父母突然离异,导致周杰伦学习成绩下降,考试不及格,经常逃课,一度被学校辞退,没有考上大学,恰好这时,同学帮他报名参加“超猛新人王”比赛,他一举夺得亚军而被吴尊宪旗下娱乐公司发掘,在吴尊宪的力捧下,周杰伦在年发行自己的首张专辑《JAY》,一炮而红,随后凭借独到的音乐风格和超高的人气成为华语圈当仁不让的天王。
“譬若锥之处于囊中,其末立见”。看完这段简介,大家可能觉得周杰伦成名很容易,似乎严重违反了爱迪生“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定律。但事实上,虽然周杰伦的成功带有不可复制的偶然性,但他的成功依然离不开勤奋努力。
周杰伦从小便有音乐天赋,“听到音乐就会兴奋地随着节奏摇摆,不只爱看孙越、陶大伟的表演,也常戴着墨镜模仿高凌风唱歌,坐在电视机前也会跟着广告唱唱跳跳,三岁就对录音感兴趣,就常常拿着录音机录自己的声音、或唱歌、或编曲、或编故事,自编、自导、自演又自唱一番”。
但是铸就他成功基石的更多的是母亲独断专行的“狼妈”式教育。周杰伦的母亲叫叶惠美,是淡江中学的美术老师,性格坚强而果断。在谢霆锋的《二十四道锋味》中,周杰伦曾经自曝,自己从四岁开始学琴,还被要求每天练2个小时,小时候非常好动、根本坐不住,妈妈则会拿着藤条在一旁督促,但当时听到窗外其他小孩的嬉笑声,自己非常痛苦,常常想“为什么我要学钢琴”。
虽说,天才都是自证其能的,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但是,难以想像,如果没有母亲的严格教育和铁石心肠,周杰伦怎么会“无师自通”的学会七八种乐器。而如果不是在青少年时代就树立“做地表最强战队”的英雄梦想,又刻苦修炼自己的“十八班武器”,又怎么会在每次登台的时候,潇洒自若的面对台下黑压压观众,并不断抛出“篮球”、“街舞”、“双截棍”等绝活,吸粉无数。
年12月,吴宗宪将在娱乐公司担任制作助理兼打杂的周杰伦叫到办公室,十分郑重的说“阿伦,给你10天时间,如果你能写出50首歌,而我可以从中挑出10首,那么我就帮你出唱片”。周杰伦兴奋不已,跑到街上买回了一大箱方便面,从此就在办公室打起了地铺,一首接一首的创作,困了就躺下打个盹儿,醒来接着写。仅仅10天之后,周杰伦真的拿出了50首歌,而且每一首都写得既漂亮又工整,这就是《JAY》的诞生过程。
就这样,如同一个天赋异禀的“独行侠”,在同龄人还在大学读一年级的时候,他就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悬崖峭壁的“明星之路”。也幸好,天才的自我实现能力,使他几乎在踏入江湖的那一刻开始,便做好了成为天下第一的全部准备。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音乐奇才,他出道的时候,写的几乎每一首曲子都是神曲,曲曲爆红,以接近上帝耳膜的音乐感颠倒无数少男少女,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霸占着华语音乐排行榜。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音乐全才,除了方文山一个才高八斗的御用词人外,作曲、作词、编曲、后期合成,他可以一手包办,一个人几乎能顶一个公司的运作,而且项项都是一流高手的水准。这还不算完,最厉害的是他似乎是天生当明星的“材料”,既有明星的脸型和气质,桀骜不驯的表情和自成一派的舞步又完美诠释着卓尔不群的个性,这样的全能型的艺人几乎旷古绝今,在罗大佑和李宗盛之后,终于有了一统华语乐坛的霸主人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