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
九十年代,老庞上小学的时候,就学习过鲁迅的文章《少年闰土》。中学以后,学习的就更多了,知道了《少年闰土》是节选自《故乡》。其他比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祝福》,《孔乙己》等等,每一篇课文,直到现在我还印象深刻。
鲁迅的名言实在太多,其中对我影响最深的一句出现在《纪念刘和珍君》,就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因为鲁迅,我还专门去了趟绍兴,参观了鲁迅故里,坐在那里的小店吃茴香豆,喝黄酒,感觉满城都是黄酒香,非常的惬意。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后来老庞听说教材里删减了一些鲁迅的作品,理由很多,比如说,从诸多的鲁迅作品中拿掉几篇,选另外一些经典作家的名作,让课本丰富起来。于是出现了近年来,所谓“鲁迅消隐,金庸登场”的语文教材改革现象。
也有人说,鲁迅的文章之所以会删减,主要还是太深刻了,不适合学生阅读理解。而且他生活的时代和现在大不相同,要孩子们理解文章传达的精神过于困难。课本也要与时俱进,要给孩子“减负”。
老庞个人感受,以前我们上学的时候,所有的教材,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语文教材。而在语文教材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鲁迅的作品。当年的语文教材留给我的印象,一共三部分:鲁迅,唐宋古诗词,其他。
往更早了说,其实我在五六岁的时候就接触了鲁迅的作品,那时候我们家还用录音机,磁带里播放的就有小学语文经典篇目,小小的我,很喜欢听,一直到现在,还记得的有两篇,一篇就是《少年闰土》,另一篇是《邱少云》。播音员那浑厚且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我到现在还清晰的记着。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以上三句,鲁迅把两个少年之间淳朴的情谊,描写的淋漓尽致,这个我真的从小就听得懂,并且非常喜欢。
换句话说,我从小就觉得鲁迅刻画的每一个人物,都特点鲜明,越看越有意思,越看越觉得意味深长,打心底喜欢,当然完全不会觉得学习这些课文是负担。
当然了这都是个人感受,我根本没有资格来妄加评论,现在的语文教材到底该选什么样的篇目。最后,还是想用鲁迅的话来表达我的想法:“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路在脚下,随他去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