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信了吗古代人开口讲话都是满嘴之乎者也的
有人曾问我:古代人讲话是讲文言文还是白话文?这个提问的表达方式不是很准确,但大家都看得懂是想表达什么。实际上,所谓“文言文”和“白话文”,归根到底的区别,就是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区别。对现代人而言,尤其是生活在北方,严格地说,是以北京方言为主的群体,书面语和口头语可以实现高度一致、无缝对接。即你把这样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口头上随便说出的话(不用刻意字斟句酌的那种)用录音机录出,然后严格按照录音,一个字一个字记下来,那就是一篇完全可以传情达意的书面表达语。这也是“五四”运动前后,众多文化斗士为什么要大力提倡白话文的原因。文字的功能,是语言表达的延伸;用文字原汁原味地表达出说话者语言的内容和思想,一来说话者无需做过多文字整理工作,二来阅读者也无需做过多脑力上的解读,两全其美,美哉善哉。而从这一点上来说,也可以推知,古代人的书面语和口头语是绝对不一样的。原因很简单:文字记录工具不允许。现在考古,我们都知道,殷商时期用来记载文字的载体是龟壳,用刀子一个字一个字刻在龟壳上。后来进入了春秋战国,情况有所好转,龟壳改用为竹简,但书写工具乃是刀子,书写者称为“刀笔吏”。刻一个字是这样艰难,要想用今天白话文的记录方式把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口头上随便说出的话全部记录下来,只能把人逼疯。所以,古代人的书面语只能是文言文,一字多义,一字有涵盖丰富的意思。也因为文言文的存在,我们国家的文化传承近五千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为一个中国人,真为自己老祖宗的智慧感到骄傲和自豪。再简单说一说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发展。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4%
上一篇文章: 唤醒孩子心中的巨人,你不成功,是因为还没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