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文明海淀中关村村史馆成为中关村街道新

中科爱心救助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80504/6211035.html

从白颐路到中关村大街,从电子一条街到中关村科学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关村,一个籍籍无名的自然村,蝶变成为21世纪人类科技与教育的文化圣地。中关村街道地处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核心区,总面积5.28平方公里。辖区汇集了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和上百家高科技企业、多名科学家和高级知识分子,仅两院院士就有位。

如今,作为一条连接科技、教育、文化、商业等众多资源的重要街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呈现出自主化和多样化趋势。为此,近年来中关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紧密结合辖区实际和群众需求,大胆实践、有效创新,将中关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基地)建在中关村村史馆这座社区博物馆里,保存传承延续社区文化,探索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载体和方法途径。

住在村史馆附近小区的居民马明智阿姨告诉记者:“我住在旁边的西里社区,也算是咱们中关村街道的老居民了,我亲眼见证了中关村地区这几十年的发展变化。自从有了中关村村史馆后,我就带孩子去参观了,村史馆展览的内容让孩子受益。”

万变之历史长河不变之中关村精神

中关村村史馆于年12月建成开放,是展示中关村历史、人文、科技变迁的社区博物馆,也是集展览、教学、互动、交流、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基地),成为中关村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创新文化传播的交流中心,引导居民坚定自信、同心同德的信仰中心。

中关村街道办事处主任董智杭介绍:“中关村村史馆也叫中关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由3个部分组成,平方米的室内空间、平方米的室外空间和一条人文街区,分为展示区和互动区两部分。地下室和一层是展示区,主要包括《中关村历史展》和《初心·致远——中关村特楼的党员科学家》;楼上二层和室外空间和人文街区是互动区,常态化开展‘村史故事我来讲’‘村史馆里话四史’‘生境花园’等一系列能够让老百姓互动参加的活动。”

老式双卡录音机、陈旧的书桌、中关村“特楼”微缩景观……记者在中关村村史馆里看到了丰富的照片和老物件,它们展示了中关村的聚落演变发展史、科技文化发展史、创新思想发展史及中关村众多科学家、企业家,科学报国、产业报国的故事,讲述了中关村创新创业的伟大进程及宝贵经验,展陈内容与传承历史文化紧密结合、解说宣讲与传播科学理论紧密结合,将中关村的红色历史脉络、科技发展脉络、改革创新脉络、精神谱系脉络交织推进。

正在看展的李阿姨告诉记者:“我从上大学一直到工作都是在海。从中关村路的修建改造,到中关村大街的建成,再到现……我见证了它的变化。看着这些老物件,我深有感触,能够感受到中关村的发展和变化。”

据介绍,中关村村史馆中的余件新老展品,是由辖区居民捐赠。此外,中关村村史馆还收藏了居住在辖区的院士手印和寄语,朴素的话语蕴含了他们对科学事业的满腔热忱、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也是一代代科学家精神传承的见证。

绘一张“红色名片”理想信念扎根心中

中关村村史馆是中关村地区的“红色名片”,除了日常参观,村史馆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政策宣讲及丰富活跃的文化活动,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村史馆里话四史”主题教育活动,打造《中关村之路》系列精品党课,课程内容有《一座见证民族复兴的百年车站》《中关村特楼的党员科学家》《四位中关村老党员心中的国之大者》《从“两不四自”原则中感悟中关村的企业家精神》四堂主题党课。展馆还丰富和创新现场教学形式,设计开发了以清华园车站和中关村特楼为原型的创意活动材料包——光耀百年纸雕灯,将党课学习内容和创意纸艺融为一体,通过亲手制作这些重要的历史场景,让群众获得更具沉浸感的学习体验。

“村史故事我来讲”主题教育活动,与双榆树中心小学合作组建了有36名小宣讲员的红领巾志愿宣讲团,用青少年熟悉的话语和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讲述中关村故事、科学家故事和祖国科技发展历程,让青少年从“聆听者”“观看者”转变成为“讲述者”“传播者”,努力在下一代心中撒下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种子,带动更多青少年铭记光荣历史、坚定理想信念。

“生境花园我来建”主题志愿活动将中关村村史馆南侧拆违后的近平方米闲置空地变为低成本、低维护、可持续的小微生境花园。年“生境花园我来建”获得了“生物多样性+全球典型案例”和北京地区博物馆优秀教育项目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中关村村史馆自建成开放就引发了社区居民的文化共情和情感共鸣,很多居民主动报名来当志愿讲解员,一支“中关村温度”志愿服务队由此诞生。两年来,村史馆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项目余项,惠及地区近4万名居民。

打造文化特色品牌擦亮中关村金字招牌

中关村街道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政务新媒体和村史馆运维贯通建设,实现场地共用、活动共办、信息共享,实践活动、阵地运维、工作人员一体化管理。

“服务+新闻”,依托一套人马运营文明实践、新媒体和村史馆,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街道“乐活中关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5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