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中华专栏录音机

杭州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录音机

大学毕业的第三年,你终于拥有了一台录音机,燕舞牌的。

燕舞牌录音机是名牌,在当年燕舞广告中,一个戴眼镜的摩登小伙子从屏幕中间冒出,喊出一句“哇!燕舞收录机!”然后便载歌载舞起来“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听着双喇叭,跳着迪斯科,唱着“一曲歌来一片情”。你后来才知道那位小伙子叫苗海忠,被人们称为燕舞小子。

那一年你在小县城的一所中学教书,一毕业就带的那两个班正好到了高三,很忙碌很紧张的一年。

那时候你一个月的工资是八十多块钱,一台燕舞牌录音机二百多元,三个月的工资才能买一台。

一台录音机给了你一段放松的时光,听歌,卡带,两间简易的平房里有了歌声,几棵老槐树簇拥着平房,浓浓的绿荫下,歌声缭绕。

每天早起,班主任要带操,学生是六点起床,你五点,起床后先约同事跑一阵子,然后再和学生一起出操。

冬天天亮得晚,五点钟室外还是一片漆黑,你和同事从学校西门出去,迎着凛冽的北风,一路往北,然后折向东,在小县城的北环路上奔跑。

那时候还很年轻,在一片漆黑中奔跑还有力度,在刺骨的风中奔跑还没有感觉太寒冷,跑到学生们起床后,穿着单衣的你已经出汗了,跟在学生队伍后面接着跑。

办公室也是平房,出完早操接着上早自习,每周的一三五是语文辅导。你打开办公室的房门,录音机放在办公桌上,录音机里有费翔、张蔷和徐小凤的歌声,“冬天里的一把火”、“恼人的秋风”、“何日君再来”。

办公室里的煤球炉子还没有打开,炉子里有昨日的灰烬,还残留着微弱的热度。捅开炉子,热气上来,炉灰在室内弥漫,冬天里温热的炉灰伴着录音机里的歌声,让刚开始的一天溢满烟火味。

办公室里排放着十几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堆放着学生的作文本,高高的几摞,都是学生们书写的时光。蓝色的讲义夹安放在你的案头,里面有你手写的教案。

那时候英语组的教师们每个人都有学校提供的录音机,上英语课离不开听录音,英语老师走向教室时必须一手拿教案,一手提录音机。你不用提着录音机去教室,那时候语文课的音像资料还很少,录音机还不是上语文课的主要手段,录音机对你来说主要是听歌曲和音乐。

有一阵子流行萨克斯管吹奏的《回家》,美国人肯尼.金的作品,卡带有他的专辑,你最喜欢的就是专辑里的《回家》。

语文组办公室年轻人不少,有几位是你的上下级同学。大课间的时候是一段休闲的时光,上完课的可以坐下从容地喝一杯白开水,等着上课的已经备好了课,也可以放松一下了。

那时候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网络,那时候大家还喜欢凑在一起,聊几个段子,开几句玩笑,很放松的场景。

有一阵子你们年轻的几个迷上了写毛笔字,弄几本字帖,一有空就写上几笔,写完后还贴在办公室的墙上彼此观摩。

那阵子你的毛笔字有了起色,一位同事说和你会画画有关,想想也有道理,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中国画也是线条的艺术,你从小喜欢画画,有一些积累,用来临摹写字派上了用场。

有了录音机之后你们喜欢上了录音机,大课间的时候可以把录音机的音量开足,让声音灌满室内。

冬天的阳光有时候是暖暖的,你和几位年轻的同事站在办公室外的走廊里,听录音机里萨克斯管吹奏的《回家》。

萨克斯的声音悠扬清亮,把《回家》缥缈缠绵的意境表现得相当到位。一种真实感直冲而来,美丽,清秀,无杂的超空间立体感,曲子里的沙鼓和金锤等重金属的敲击声,细腻刚硬,延伸得很远很远,远到天上那朵飘逸的白云,远到掠过天空的那只飞鸟的翅膀。

你们就那么随意地站着,站在录音机给你们营造的氛围里,谁也不想多说一句话。

不远处是成群的学生们,穿着不同颜色的冬衣,在暖暖的阳光下享受大课间自由的时光。他们听不见你们办公室录音机里的曲子,虽然录音机已经开足了音量。

作者简介:

崔中华,山东省东明县人,现供职于菏泽市教育局。有文字散见报刊,有散文集《教过书的人》《如果大雪封门》《一抬头满天星辉》出版。

更多作者作品:

崔中华:母亲的手绘

崔中华:复读班

崔中华:立秋前的最后一天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严正声明:本原创作品,著作权属“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河南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5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