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ability居然从原来的买断制
机哥问问大家,我们买东西的时候,最讨厌的是什么?
应该是,商家出尔反尔吧。
今天就有家科技公司,搞出一个出尔反尔的骚操作,让国内国外的网友心态都炸了。
瞧,国内的知乎热榜、微博热搜:
国外的Twitter,全都在吐槽这件事。
好家伙,这个名叫「Notability」的App,究竟干了一件什么事,让国内外的网友都这么生气呢?
机哥先帮大家梳理一下,这次事情的来龙去脉。
呐,这个Notability,是一个用来记笔记的软件,常年排在各大应用商店效率App的第一名。
所以说,它的用户量在全球都是数一数二的。
它跟别的笔记App比起来,最有特色的功能就是它能边记笔记边录音。
而且录音跟笔记是深度绑定的,我们定位到哪段笔记,就能找回当时那段录音。
这对于学生党听课、社畜开会来说,的的确确很方便。
只是……虽然这是个独一家的功能,但笔记App又不是只有它一个,显然Notability对自己过于自信了。
今天,Notability更新了11.0大版本,正式宣布从「买断制」改成「订阅制」。
在今天之前,我们平常只要花60块钱,甚至打折的时候只需要25块钱,就能永久、无限制地使用这个App。
而今天更新到11.0版本后,每年的订阅费用,高达80块钱。
是的,一年80,两年,三年就了……
But,如果只是这样,还不能叫做「出尔反尔」,顶多就像网友说到的「吃相难看」。
真正引起众怒的,是Notability狠狠地背刺了老用户。
升级之后,Notability把所有原本买断的用户,自动转换成1年的订阅制用户。
也就是说,在年11月1日之后,哪怕之前已经花了60块钱买断了这个App,还是得乖乖付费订阅,才能使用全部功能。
机哥举个例子,假设我们今天花了真金白银买了一台手机。
用了一两年后,那家手机公司突然跟你说,再给你多用一年,以后每年要继续使用打电话这个功能的话,就要交钱哦。
是不是感觉,血压已经上来了?
今天Notability的老用户,就是这种心情。
更让人生气的是,之前很多用户都会把笔记存在iCloud云端,因为这个功能包含在买断制的钱里。
但Notability升级之后,像iCloud跨设备同步、自动备份这些基础功能,竟然也是要付费订阅才能使用。
那他们存了这么多年的笔记,为了能继续正常用下去,就不得不掏钱开会员?
它今天这一波又一波骚操作,直接把人给看傻了。
好家伙,谁能给机哥翻译翻译,什么叫做「买断」?
敢情我之前掏出去的60块钱,直接打水漂了?
其实,在最近几年,从买断制转型成订阅制的App,远远不止它一家。
我们不妨也来看看,别的App是怎么过渡的。
几年前,泼辣修图App从买断制改成订阅制时,就给每个老用户充了年的会员。
年,其实是冥王星绕太阳运行一圈的时间。
说白了,就是足够用一辈子的意思,不会背刺老用户。
而这次,之所以Notability能引起轩然大波,正是因为它不顾老用户的感受。
因此,机哥今天看到很多网友都在感慨:「您可能是正版软件的受害者」。
如果Notability开了这个头,是不是以后别的App都不用遵守协议,想什么时候收钱就什么时候收钱、想怎么收钱就怎么收钱?
实际上,机哥查了查苹果AppStore的《审核指南》。
发现其中有些条款,就是来防止这种背刺老用户的现象发生。
里面专门有一条规定:
如果要将现有app更改为基于订阅的业务模式,您不得减掉现有用户已付费购买的主要功能。
也就是说,别的App转换成订阅制时,对于那些已经掏钱买断App的用户,不会、也不敢,对他们的权益动刀子。
只有今天Notability这么头铁……
机哥还查到,苹果对于这种行为的处理方式,轻则直接下架App,重则彻底封杀这个开发者的账号,以后再也不能在苹果平台上开发App。
所以今天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哪怕你是全球第一的笔记App,但这已经过了底线,一定要去投诉。
其实,这次事件里,不仅仅老用户会感到不爽。
很多还没入手Notability的网友,今天都呆住了。
昨天还以为60块钱能用一辈子,结果一天过去,80块钱才管用1年。这涨价也是涨得离谱啊。
So,国外Notability的官方论坛,很多歪果仁在感慨:
“为什么一切都要成为订阅呢?我看到这种趋势仍在继续。”
被他们一说,机哥也察觉到,好像最近几年,越来越多App转型变成订阅制的了。
像软件巨头Adobe旗下的PS、PR、AE等,很多人都离不开的生产力软件,现在都是订阅制。
我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