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的平凡之路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文|奇偶派
一台1寸的索尼VAIO笔记本电脑,在昏暗的宿舍中发出微弱的光线。
电脑前的年轻人,正快速敲击着键盘,获取校园服务器中海量的照片数据库,随着照片的批量下载完成,一个名叫Facemash的网页诞生了。
敲击键盘的年轻人,名叫马克-扎克伯格,年,他在哈佛柯克兰宿舍中创造出了这个FaceBook的雏形。索尼的笔记本电脑是他最喜爱的装备,被他亲昵地命名为Tinkerbell。
而扎克伯格,只是众多“索粉”中不起眼的一员,最知名的“索粉”是苹果的乔布斯,在发布会等众多场合,乔布斯从不掩饰对索尼的喜爱。
当时的索尼,作为消费电子行业的顶尖巨头,无论是产品的质量还是工业设计上的创新,都能惊艳世人。
0年过去了,这家曾经惊艳全世界的公司,声量相比昔日小了许多。
尽管在过去的一年里预计将录得超百亿美元的利润,但相比当年的对手苹果、微软,堪堪迈过千亿美元市值的索尼,早已不再被视作和两者同一档次的公司。
开年伊始,微软亿美元收购暴雪的消息,让索尼市值缩水超00亿美元。近日,索尼又传出和本田联手造车,可新能源时代,日企早已落后数个身位,这场大肆宣扬的联合,很可能还是激不起多少涟漪。
为何曾经圈粉科技大佬,引领全球的索尼,在二十年后虽扭亏为盈,却难寻昔日荣光?我们试图通过以下三个问题,来研究索尼这家昔日巨头:
1.曾经的索尼帝国,是如何一步步坍塌的?
.在濒临绝境后,索尼做了什么,让自己扭亏为盈,又留下什么遗憾?
3.现在的索尼是一家怎样的公司,还能和昔日一样改变世界吗?
苹果推倒多米诺骨牌
索尼的崛起和衰落,与消费电子产品息息相关。
从年的首台特丽珑电视KV-,到年的首台Walkman随身听TPS-L,再到年旗下的首款游戏机PlayStation,索尼借兼具设计美学和功能的全面产品,打造出了一个以消费电子产品为核心的商业帝国。
因此成为“索粉”的乔布斯,一度在年远赴夏威夷和索尼谈判,试图将苹果的MacOS系统搭载在索尼VAIO笔记本上,但出于对当年MacOS系统的不信任,VAIO最终没有接受乔布斯的提议。
当时的索尼员工或许不会想到,仅仅几个月后,正是乔布斯的苹果,推倒了索尼崩塌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彼时如日中天的索尼,因Walkman产品多年来的热销,一直是随身听领域的引领者。但从早年的Walkman磁带机,到后续的WalkmanCD机和MD机,索尼的王权,始终仰赖于音乐实体介质。
帝国崩塌始于微末,互联网带来的数字音乐浪潮,让索尼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年10月3日,乔布斯在苹果总部发布了第一代iPod,这一产品支持开放的mp3格式,无需任何实体介质即可畅听音乐,相比索尼的MD随身听产品优势明显。
在这样的局势下,索尼开始推行新形态的MD产品,但支持的音乐格式却是自有的封闭格式ATRAC3,该格式相比开放的mp3格式受众面极窄,反而进一步推动了iPod的崛起。
后续发生的事情可以预见,00年,iPod的销量轻松超越Walkman,索尼交出音乐权杖,并在当年陷入超过亿日元的亏损泥沼。年,曾有记者到上海数码城探访,购买MP3产品和索尼MD产品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10:1。
曾让索尼改变世界的消费电子骨牌,开始接连倒下。
Walkman产品线营收被重创后,索尼引以为豪的特丽珑显像管电视,也遭到以夏普、松下为代表的液晶、等离子技术的冲击。
起初索尼还不为所动,仍坚持走显像管电视路线,但市场很快给出了反馈。年,索尼电视的销量被夏普、松下、三星、LG超越,沦为销量榜的第五名。
财年第一季度,索尼电视部门亏损高达7.6亿日元(约0.65亿美元),昔日的营收利器变成了公司的累赘。
索尼的另一倚仗PlayStation游戏机业务,亦未能在崩塌中独善其身。
年,凭PS一度占据了游戏机市场超70%份额的索尼,迎来了对手微软的新一代主机Xbox,另一对手任天堂,则推出了新一代主机Wii。
这预示着游戏机又一新世代的来临,索尼的动作却分外迟缓。
Xbox发售一年,凭借新世代的机能和游戏画面抢走了索尼PS游戏机的大量用户,索尼的新世代主机PS3才终于姗姗来迟。此时,Xbox的销量已经达到1万台。但傲慢的索尼,却给PS3定下了美元的高昂售价。
这比Xbox一年前的首发售价,足足贵出了00美元,不仅失了先手,还毫无性价比的PS3,让索尼本就深陷泥沼的消费电子业务雪上加霜。
再加上录像机等产品随着时代潮流而没落,VAIO笔记本电脑由于性能和产品布局逐渐被其他品牌取代,索尼的消费电子帝国几乎彻底坍塌。
纵使当时索尼还有着金融、影音娱乐等其它业务苦苦支撑,但从Walkman衰落开始导致的消费电子业务亏损,使得索尼公司整体一直在盈利和亏损间摇摆。
01年初,索尼发布了财年年报,公司亏损达到了惊人的亿日元(约57.4亿美元),创下多年来的亏损幅度之最。当月索尼股价应声跌破1日元,是过去3年里的最低值。
在那一年,国内互联网上甚至频繁流传着“日本索尼公司破产了”的消息。
尽管这一消息是显而易见的谣言,但却折射出索尼当时的沉重现实——创新产品和改变世界已成往事,如何更好地活下去,才是更重要的议题。
断臂“流血”复活,错失移动时代
顶着最低股价和巨额亏损的狂风暴雨,01年,索尼新一任社长和CEO平井一夫上任。
彼时的索尼业务结构繁杂,但除了影视娱乐和金融业务以外都深陷困境,消费电子产品、部件业务和移动通信业务在过去一个财年里都是亏损,其中消费电子产品业务亏损高达98亿日元。
而当时全球正跨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通信产品自然还不能完全放弃。在CEO更替前的月,索尼刚刚并购了索尼爱立信公司中爱立信的股权,将公司改名为索尼移动通信。
索尼收购爱立信股份后改名索尼移动图片来源
爱活网在此之后,索尼开始对曾经辉煌,却深陷亏损的消费产品业务进行改革和重组。
01年3月,索尼将索尼移动的员工裁员1万人,并投资9亿美元进行改组;当年4月,索尼退出和夏普合资的LCD液晶面板公司。同年6月,索尼将化学产品业务以7.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日本政策投资银行。
在接连收缩消费产品业务的相关投入后,索尼在01财年一度扭亏为盈,实现亿日元的盈利,然而好景不长,财年,索尼再度陷入亏损困境,且亏损金额超过1亿日元。
于是,年起,索尼开启了“断臂求生”模式。
当年月,索尼宣布将于半年后正式出售旗下VAIO品牌和电脑业务于日本投资基金,曾经创造出FaceBook,给予MacBookAir灵感的VAIO,从此和索尼再无关联。
曾为打造索尼消费电子帝国贡献良多的电视部门,也在这一年被索尼分割成立独立分公司,被要求独立开展运营,以尽量扭转亏损困境。此外,索尼还于年将旗下电池业务作价亿日元出售给村田制作所,以此换取公司长期的良性发展。
接连出售和剥离重要业务,“断臂流血”求生的索尼,凭借消费电子业务重组以及影音、金融等业务的稳健经营,开始呈现复活态势。新世代游戏主机PS4系列热销带来的大额利润,也让索尼从财年起,顺利扭亏为盈。
不过,自01年起频繁对消费产品业务改革重组,以推动集团实现盈利的同时,索尼对移动通信产品的投入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