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会在未来凋零么

前段时间上了朱青生老师的美学思维课,收获很大,使我从美学的门外汉感觉一下就窥全了美学的脉络。下面就写写课后对于整个美学和艺术的一个感想和认知。美学的原文其实是“Aesthetic”,对应希腊语的感性一词,与理性(逻各斯,λγο)相对。而我们将这个词翻译成“美学”,其实有一些误导,以为这是一个纯粹研究“美”的学科,而“感性”的范围是更大的,几乎涵盖了所有主观感受相关的领域。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学就必然覆盖了对艺术的研究。而艺术又是什么呢?本质上其实是人类的一种表达,这种表达更多是一种主观感受的寄托,希望通过这种表达唤起观众的共鸣,将这种感受传播出去。具体的手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复现现实来表达,将本人看见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像照相机或者摄像机或者录音机一样记录下来,希望后面同样看到的人能激发出同样的感受,另一类则是通过直接写意来表达,找到一些媒介,唤起观众的共鸣,把当时想表达的想法传递出去。其实人类的艺术表达主流就在复现和写意之间来回交替,螺旋式地循环上升。以西方艺术举例,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强调的是复现,当时的雕塑和壁画都强调对真实细节的复现,讲求惟妙惟肖。而到了中世纪,受基督教的影响,当时的西方艺术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00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