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特写丨凌晨两点的急诊科
央广网北京12月27日消息(记者法绮杨洋)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医院急诊科和发热门诊近期迎来就诊高峰,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坚守一线,全力以赴救治患者,用生命守护生命。27日推出录音特写——凌晨两点的急诊科。凌晨2点,医院急诊科里,仍然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医生冷凉渝忍着咳嗽在给刚住进来的老人登记信息。冷凉渝从下午就开始感觉体力不支,但手上的动作却一刻未停:看诊、开药。夜里穿梭在病床间的脚步也没有一丝放慢。冷凉渝:现在病人普遍以老年人为主。我们在抢救室的话,一个人一个班一般都要看十几个抢救病人,中途根本没有休息时间,上班一般都是七八个小时,下班后还要加班,可能一般要加几个小时的班才能回家,天天都是这样。这段时间,急诊科日均接诊量较以往增加了5倍。不断地有急需抢救的发热患者送来,医护人员飞速地穿梭在各病床之间,匆忙的脚步声、抢救器械的滴滴声、克制的咳嗽声“汇聚”在一起,让人时刻神经紧绷。作为与疫情“短兵相刃”的前沿阵地,防不胜防的病毒让医护人员接连倒下。医护人员:科室人力也不足,病人也比较多,大家都是在坚持、坚持再坚持,尽量还是满足病人的需要,尽量多看几个病人,为病人解决病痛。刚刚安顿好母亲的患者家属张女士,对记者说出了心里话。张女士:很多医生都是挨着痛、发烧,都在给我们看病,我们觉得非常感动。除了急诊科,发热门诊也是最吃紧的科室。护士李英已经连续上了5个夜班,前两天她刚感染病毒,咳得浑身颤抖,但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原本她上完最后一天班就要轮休,但由于科室内护士接连倒下,她又投入了新一轮的救治行动。李英:我们坚持一个原则,只要病人需要,我们立马响应,多做一点,就给同事们减轻点负担。最近一周,这里的患者接待量已经达到人次。所有医护人员都在努力尽可能地再多看一个病人,还原一份健康。家属医院已经度过了三个夜晚,在依旧灯火通明的住院区走廊,他有些动情。冉先生:作为家属我们也知道得了这个病很不舒服,症状严重,也希望这些带病工作的医务工作者能照顾好自己,保重身体。
上一篇文章: 魔法录音机里的梦想 下一篇文章: 如何录音快速转文字快来试试这些好用的音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