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30样老物件,认识10样说明你
老物件都曾以它独特的功能性而存在有着自己的热情和脾气它们日渐斑驳的印记记录着一个时代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东西渐渐被替代但是,每当想起时,仍然是绕不过的回忆1、海鸥牌老相机小时候,外地的亲戚曾带一台海鸥相机回乡省亲那是对相机最初的印象关于童年的影像都是它记录下来的长大后,摸过很多相机最魂牵梦绕的仍然是它2、缝纫机家里的缝纫机,是妈妈不多的嫁妆之一小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在缝纫机的踩踏声中入眠它编织了很多人幼时的衣衫3、压水井以前,压水井是每家的必备先放一舀子清水在上下的提压下,地下水涌出尝一口清凉甘冽4、黑白电视那时候,黑白电视是一种奢侈品需要手动换台,屏幕上经常会看到雪花那时候电视节目还没有那么多而且每周二停台……5、碾子据说,在没有电磨子之前,石头碾子就是人们碾压粮食的工具,碾子一般使用牲口来推,有时候也用人来推。类似的还有石磙石磙是麦收之后,在场地里用的主要是为了碾掉小麦或豆类的外皮6、井轱辘这种辘轳的历史非常悠久,祖先们的重大“科学发现”之一。把水桶挂在井绳一头的钩子上,转动辘轳,把水桶放到井下,再反方向转动辘轳,就会从井下拉上来满满的一桶水。7、木风箱以前农村家家户户灶房里都有用砖砌成的锅灶,旁边放着一个风箱。锅里填好水以后,点燃柴禾放进锅灶口里面,右手拉风箱,左手添柴火。8、锥子很多人,小时候穿的千层底鞋底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纳出来的从耳后头发上撩一下的动作成为小时候,最温暖的回忆9、顶针千层底虽然没有千层,但是纳起来很费力纳鞋底除了需要改锥,还需要顶针,才能完成所有的动作10、老式手电筒老式手电筒,当年的家用电器合金表层需要装笨重的电池使用的那时候,它是晚上夜行时最好的工具11、磁带在手机听音乐还没有流行之前流行过CD机、MP3机、还有随身听其中磁带就是为随身听服务的一盘磁带分AB面,上面都有每首歌的歌词现在已经用不到了但是满满一抽屉的磁带仍然舍不得扔12搪瓷杯那个时候,搪瓷杯可以说人手一杯搪瓷杯因为质量特别好所以受人喜欢搪瓷杯掉漆后会变成黑色的却不影响使用13、双喜脸盆那时候人们最喜欢的脸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盆里印着牡丹加蝴蝶还有最醒目的囍字洗脸、洗米、洗菜都可以用它当时可是掀起了这场时尚的脸盆风14、篦子梳头用的,中间有梁儿,两侧有密齿。齿要比梳子更密,所以与传统配套使用的梳子相比,篦子的梳头功能主要是刮头皮屑和藏在头发里的虱子。15、铝饭盒带饭上班在上辈人年轻时是常态,无论厂矿机关许多人都带中午饭上班那时大家带饭的饭盒大同小异,铝制,长方型,盖浅盒深,家庭条件好的有时还烧个带鱼,打开盖时腥香扑鼻。16、水缸以前的水缸是储水用的,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去舀水有的人家还会在缸底养一条鱼到现在都不知道是做啥用的现在很多农村都有了自来水以前储水用的水缸,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17、鸡毛掸子以前,很多人家都有鸡毛掸子拿一把掸子掸这掸那,然后去阳台使劲抖抖,让灰尘在空中飘散现在可以说吸尘器,替代了鸡毛掸子18、陀螺小时候有一个陀螺是一件很荣耀的事一个旧铁锨木把,一端削尖后截下来顶端放挖一个小洞,不大不小刚好放入钢珠当陀螺飞快转动时,手中的鞭子为它的每一次加速快乐只有自己知道20、搓衣板以前没有洗衣机,很多衣服被单之类的都要手洗搓衣板便是洗衣必备神器现在有了洗衣机搓衣板成了体罚的道具21、手摇纺车从古代,我国便有着男耕女织的传统其实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男劳动力下田挣工分女人在家纺线做衣那时候的粗布衣服都是这样来的22、算盘很小的时候,是没有计算器的大人们算数是常用的是算盘算盘多是木做的,打起来咔咔响那时候,噼里啪啦能打一手好算盘可以受到全村人的敬佩23、老钟表最开始,一般家里条件好的人家才会有钟表每到整点时,就会铛铛铛报时24、煤油灯在还没有电灯之前用什么?蜡烛没有蜡烛之前呢?煤油灯虽然并不怎么明亮但是却曾经照亮了很多人的夜晚25、秤杆那时候,每两三户就会有杆秤从集上买来的东西,有没有缺斤少两用秤一秤便知道。现在方便了,多是电子秤也很少会有人缺斤少两26、簸箕簸箕是用来分拣东西的一般把玉米粒送去碾玉米面之前,都先用簸箕过一遍玉米粒挑拣出不好的,然后将其他的装入袋中27、录音机录音机,有单卡,也有双卡里面可以放录音带也可以放音乐,洗了重录但是现在已经基本上被淘汰了28、国民床单以前小时候在家见过的床单原来以为只有我家的床单长这个样子长大之后,才发现原来当时所有人家的床单都长这样29、自行车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如果问潮男的标志是什么,那么一定是拥有凤凰或者永久牌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在大街小巷飞驰还记得矮小的你初学自行车时,那个你暗下决定要驾驭的大杠自行车吗?它们在我们的童年中,悄无声息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0、嘎啦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用过?那时候,一到冬天就容易裂手它是当时最红的护肤品七分钱一个万紫千红之类的都是后面才出现的虽然这些东西都不用了但是想起来都是暖暖的回忆据说70后全认识,80后认识一半,90后能认识三个就不错了!所以你认识几个?
上一篇文章: 南阳退休教师刘国方筹办民俗博物馆,一心想 下一篇文章: 那些知名的录音大师们都用的什么样的麦克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