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硬核奶奶又来了三次患癌,她依
91岁时,你会做什么?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或者在家安享晚年?91岁时,郑小瑛还在工作。日前,她带着厦门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来到国家大剧院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指挥了音乐会的下半场,曲目是长达5个乐章、40分钟的《土楼回响》。
指挥台上,一头银发的郑小瑛意气风发。今年年初,在上海演出时,“91岁硬核奶奶在沪指挥交响乐”几天内冲上上海同城热搜榜第一位。
此前,在“一平方米”朗读亭节目直播里,聊到年龄,董卿问她:“91岁还需要工作吗?”郑小瑛快言快语:“不工作干什么呢?工作就是我的生活。”
音乐,就是郑小瑛所说的这份“工作”。她是我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是第一位登上国外歌剧院指挥台的中国指挥,历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我国第一个志愿者乐团“爱乐女”室内乐团的音乐指导和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现任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郑小瑛执棒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奔向解放区年9月27日,郑小瑛出生在上海。父亲郑维是福建永定客家人,也是清华大学第二期庚子赔款公费留美生,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农业经济系硕士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商科博士。母亲温嗣瑛出生于重庆,在“五四”思潮的影响下,执意要去上海念女子体育高等师范班,学习新式体育。
童年的郑小瑛与父母合影那个年代,女子讲究贤惠淑德,温嗣瑛的想法简直离经叛道。她瞒着家人买了船票,背起行囊,独自奔赴上海。毕业后,她回到重庆,当上了中国第一代女子体育教师。在一位美国医生的介绍下,郑维和温嗣瑛通过书信结识。两人的感情最初并不被家人看好,温嗣瑛母亲的家族甚至一度放狠话,让她“永远不要回来”。温嗣瑛不顾反对,毅然前往上海结婚。郑小瑛的名字,结合了父亲的姓和母亲的名,没有按照家族辈分排行。八一三事变后,因为不愿意做亡国奴,父母带着郑小瑛和妹妹,离开上海法租界的家,跟着难民流辗转多地,搬到重庆。为了躲避轰炸,一家人在老君洞半山腰的镇江亭租了二层小庙。因为参加妇女运动时,温嗣瑛结识了何香凝、史良等民主爱国人士,那时,史良就住在郑小瑛家楼上。史良给8岁的她写过一段话:“你有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爸爸,又有为家庭和社会服务的干练妈妈,他们是男女国民的模范,你要学习他们,担负起中华儿女应有的责任来,才是真正的救国。”父母希望郑小瑛成为一名医生。高中毕业后,郑小瑛考取北京协和医学院,入学前,需要先到南京金陵女子大学读预科。年5月20日,在学生大团结晚会上,特务抓捕了三名进步学生,第二天清晨,南京各所大学的学生集合起来,到国民党青年部的门前示威静坐,金陵女大的几十名女生中就有郑小瑛。
学生时代的郑小瑛“我记得我们还拿了一个白床单,写的金陵女大支援的字,中间有四个大字‘还我人来’。”郑小瑛回忆,“那是金陵女大的学生第一次走出像宫墙一样的大门,融入到社会前进的洪流中去。”不久后,淮海战役打响,国民党政府摇摇欲坠,年轻学子都向往光明的解放区,郑小瑛也决定要去,“只有一腔热情,觉得对民族要有一点担当。”连续两次,郑小瑛都被拦了回来。倔强要强的她,走上了和母亲一样的道路。母亲知道拦不下她。年圣诞,母女俩在上海法国公园见面。母亲当然非常难过。“不可能了,我是一定要走的。”郑小瑛说。“那你带我走,我跟你一起走。”母亲再三挽留。“我都不知道前面是什么,怎么能带你?”但郑小瑛还是后退了一步,答应回家去过圣诞节。母亲高兴地买这买那,然而当晚,郑小瑛就和同学们坐上了去汉口的船,北上中原解放区,半个月后安全抵达,才向家里报平安。郑小瑛6岁开始学钢琴,喜欢音乐,在解放区,她参加了崔嵬领导的中原大学文艺训练班。“学唱群众歌曲,同志们大都不识谱,我凭自己比大家多一点音乐知识就教起了歌,起了拍子,就这么干起了指挥。”普及交响乐,91岁玩抖音解放后,中原大学文艺训练班成了武汉中原大学文工团。年,文工团保送郑小瑛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年,苏联指挥家杜马舍夫在中央乐团开办合唱指挥训练班,但对于报名的学员,有些不太满意。他亲自到中央音乐学院选人,挑中了“三好学生”郑小瑛。训练班里,郑小瑛是唯一一个女学生,她也因此成为了新中国的经过专业训练的第一个女性合唱指挥。年,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创建,郑小瑛任主课教师。
年,郑小瑛远赴苏联,在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管弦系歌剧交响乐专业进修,师从安诺索夫教授与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教授。年10月3日,郑小瑛执棒难度极高的普契尼歌剧《托斯卡》,成为第一位登上外国歌剧院舞台的中国指挥。年底,郑小瑛回国,继续在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任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交响乐在中国遭遇寒冬。年,中央歌剧院复排歌剧《茶花女》。演出时,郑小瑛却痛心不已。歌剧《茶花女》的序曲优美凄婉,需要安静的欣赏环境,但是观众席里闹哄哄的,还有人在嗑瓜子。那时的观众还不习惯西洋歌剧的欣赏模式,以为大幕没有打开就没有开始。演出中,还有人趴到乐池边上问,“这是什么戏啊?怎么一个劲地唱不说话啊?”“你看这里还有个人打拍子,怪不得那么齐呢!”
演出结束后,郑小瑛坐在观众席间想了很久。仅仅是痛心有什么用呢?于是,再有演出开始时,她就拎着小录音机到处吆喝,跟她走可以听到歌剧讲座。郑小瑛演到哪讲到哪,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有些观众第一天不知道有讲座,干脆第二天再买票接着听。普及交响乐,是郑小瑛如今还在做的事情。在抖音上,“郑小瑛工作室”的账号目前已经发布了个视频,让大家快速get古典音乐小常识。B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