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老物件,有你用过的吗
导言: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老物件逐渐消失在了我们的生活里。有些东西现在已经用不上它了,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还保留着这些老物件,可能这些老物件里面埋藏着他们深深的回忆吧。
你还记得这些老物件吗?他们穿越了父母们一整个青春,又陪伴了我们的整个童年。他就在我们身边,无声无息的记录着我们的生活。相比于我们的父辈,我们这一代人才是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个时代带来的颠覆式魔力。就像温水煮青蛙,时间对我们的改变,总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
01铁皮暖水瓶
外皮是铝制的,外面刷着红漆,有的写着“囍”字,这是当年父母爱情的象征,有的写着“先进工作者”这是对他们事业的肯定。不过相同的是,从里面倒出来的水,永远都是那么的温暖炽热,就像那个年代里,人们对生活的态度。
02皮箱
那时的皮箱,不像现在的拉杆箱那样轻便,甚至可以说很笨重,拿着时间长了,整个手臂都是酸酸的。别看他又丑又重,该有的功能一个都不少。不仅自带防盗锁,装的东西也很多。
03录音机
当年家里要是有这东西,那可算是大户人家了,我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台双卡式录音机,不仅能听磁带,当收音机,上面还有一个放黑胶唱片的唱片机,可谓是一机多用。可惜最后不知怎么弄坏了。后来出了手提式的,可是在80年代引起了一波“精神小伙”的狂潮。
04手电筒
赵本上嘴里的“家用电器”,说的就是他了,里面要塞两节一号电池,外皮是铝制了,灯罩是玻璃的,小时候因为淘气,摔坏过好几次手电筒上的玻璃罩没少挨家长的“皮带炒肉”。
05“上海”牌手表
上海牌手表在当年,也算是鼎盛一时的奢侈品之一了。在今天看来,这块表可能没有那么的精致,甚至有点土气。但就是这简单的外表,不那么时尚的外观,获得了当时大部分年轻人的追捧。
06儿童车
以前的孩子没有现在孩子们那么多的玩具,无非也就是有这么一台“小三轮”了,就这要是骑出去,也会斩获一票小伙伴们投来的羡慕目光。
07双喜脸盆
这种印着“囍”字的搪瓷脸盆,相信大家都用过,有的印着牡丹,有的印着鸳鸯但是都代表着大家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相比较现在的塑料脸盆,它很不禁摔,把上面的搪瓷甩掉,露出里面的铁皮,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腐蚀出小洞。当时还有一种职业叫“补盆匠”,因为那个年代很多东西都是这种搪瓷制作的,水杯,脸盆,痰盂,所以这个工作还是很受欢迎的,走街串巷,嘴里吆喝着号子,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修修补补。
搪瓷脸盆搪瓷缸子痰盂08妈妈的手织毛衣
在我们父母那个年代,似乎每个人都是能工巧匠,缝缝补补不在话下。织毛衣,做棉裤,做棉被,似乎没有什么是他们不会做的。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儿,就是穿着妈妈织的新毛衣,出去跟伙伴们玩耍。几年之后穿小了,还可以把毛衣拆成毛线,重新织出一件大小刚好的新毛衣,不得不说,扯毛线的时候是真爽啊,一件毛衣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把他拆成一堆堆的毛线。
拆毛线织毛衣关于童年的那些回忆,就算说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尽。每每想到他们,儿时的一幕幕温馨快乐的画面就会在脑海里浮现,这些老物件,你还记得他们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