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在出厂新车时,为什么不标配行车记录仪
毕竟行车记录仪是一种电子产品,现在更新最快的是什么?当然就是电子产品了。以某大手机厂商为例,每年的更新速度有多快?大家都知道,就算是最慢的苹果,一年也至少一次。年有两个例外,我们的车多久更新一次?最少3年至5年,最多8年至10年。原厂给你安了一个行车记录仪不到一年,记录仪就被淘汰了。
到时候因为要换新的,要拆,可能会断线,得不偿失。既然行车记录仪这么有用,为什么厂家不给新车标配?新车自带行车记录仪多方便。现在汽车的功能配置越来越多,比如座椅加热、后视镜自动折叠、自动擦镜等。基本上新车都会有,豪车就更不用说了,就是没有行车记录仪。
其实也不难解释,行车记录仪简单来说就是摄像头加内存卡,但不装的原因大概是国外的车装了行车记录仪会涉及到一些隐私法律法规。汽车制造商不为新车提供标准行车记录仪有几个原因,首先是成本问题,如果给新车加个行车记录仪,只需要加几百块钱的成本,一批车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车辆成本平摊的话,同类车就没有更多的特色和竞争力了。其次,标配行车记录仪会增加车辆中控研发的软硬件研发成本,同时会带来一些不好的体验。比如4G到6G的内存,会加剧车辆的臃肿程度,影响负责车辆重要功能的车辆的体验。
有人说,人们购买量大、成本低。确实是这样,但是再低的收购价也不能让人亏。而且车规级行车记录仪的成本肯定比我们在网上买的消费级产品高很多,如果厂家不安装,只要安装了质量就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之前很多厂家都声称某款车型有原装行车记录仪,但不是从生产线上安装的,而是在4S店后期安装的。
不要小看这种差异,但其性质是不同的,工厂带来的东西质量必须符合相关规定,而4S店安装的产品最多算是赠品,赠品不需要达到车辆级别标准。还有一些就是隐私的保护,众所周知,我国的特殊情况导致了对行车记录仪的高度依赖,同时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是否可以安装。
所以在我们国家,行车记录仪是很常用的,但是在一些西方国家,安装行车记录仪是违法的,可能会暴露一些人的隐私,所以在德国、瑞士等一些国家是不允许安装行车记录仪的。行车记录仪不仅涉及车主本人的隐私,还涉及到路上其他车辆和人的隐私。
据说有些国家是不允许安装行车记录仪的,但是中国没有这个规定,这也是为什么新车不会是安全行车记录仪的原因。有些型号可以配备原装录音机,但消费者需要额外付费,价格远高于世界上的刻录机,选择刻录机的消费者并不多。这也是汽车厂商不喜欢集成记录仪的原因,也是大部分汽车上的中控大屏不好用的原因。
因为大部分厂商都没有多余的心思去做这个,毕竟搞多媒体研发也会增加研发的成本,对汽车没有实质性影响,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多媒体系统只是汽车的一个娱乐功能。主机厂的多媒体开发理念和专门做安卓的厂商不一样,主机厂的理念就是能用,耐用,只要注意音质就好。
目前国内没有强制安装行车记录仪,国外甚至还有禁止安装行车记录仪的地方。如果是全球车型,由于厂家需要满足不同地方的要求,势必需要重新设计生产车线和模具,影响厂家的生产效率。
归根结底是因为主机厂是一个利润最大化的群体,代工加行车记录仪未必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销量,反而可能降低他们的利润,增加他们的责任风险,所以大部分厂家都不会提供行车记录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