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是世界和历史的局外人

北京中科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赵楚

知名国际时事评论员军事史与战略学者

一年将尽,又是一年春在望。

《世界看一看》已到第五年。回望跟大家一起走的来时路,百感交集。

每年开课前,我都要跟新老订户讲几句话:不同职业与家庭背景的人们,未来会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青少年,为何需要学习和了解国际新闻,具备和掌握广泛的世界知识?为何需要保持对变换的世界风云的跟踪?意义究竟何在?

这一次,我想以身说法,通过我自身的经历加以说明。

01

青少年时的世界憧憬

华东重镇,79年高考

一般人们问我是哪里人,我很自然会回答说:“我是合肥人。”其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青少年时期生活的故乡是合肥郊县的一个小镇,县名肥西,意思是肥水西边的县。故乡的小镇叫山南镇,旧城山南馆,古代馆驿的馆。那里曾是通往河南和湖北的古代驿路上的一座古驿站,因此得名。现代时期是高速修建之前的旧国道。

现在的肥西县山南镇

山南馆是肥西县的第四区,在我青少年时期肥西县尚没有划归合肥市管辖,而属古老的六安专员区管治。六安两汉时期即是重要行政区域,曾设立九江国,六安国等著名封国,控扼江淮之间,是历来华东军事和经济中心,淮南重镇。

故乡的古史听上去很辉煌,但其实,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小镇青少年,我在离家读大学之前,没有去过65公里外的省城合肥!父亲单位的几张旧《参考消息》,以及偶尔课本上出现的亚非拉欧洲的地名,人物,是我唯一接触过的国际新闻和世界知识来源。

在我青少年时期,小学和中学各处常张贴有一副标语:“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但我的祖国和世界,事实上只在半径70公里之内。

年,因为参加高考,我得以去南京读大学。

02

进入大学,严格训练:

如何养成国际新闻思考分析力?

来自闭塞小镇的考试成绩出众的学生,爱读书,爱胡思乱想,自以为小聪明,处于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对外部世界的一切充满热烈向往,对个人和国家的前途充满美好梦想,加上专业学习的内容又主要是外语,因此,大家应该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会对国际新闻,国际政治事务产生与保持如饥似渴的兴趣了:

对于我和许多同学来说,这是奇迹般真正的无垠大世界向我敞开的机会,一个可以通过了解更广阔的外部世界来塑造自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机会。

对我的学习习惯影响最深的是每日收听英文新闻资料。这是我的大学英语教育给我的最严厉的日常训练,也是使我终身受益的方法。

早餐之后,一天中,除了授课,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自修,而自修的最主要内容,就是使用老式的箱式磁带录音机,听英语录音,这样的磁带每个教授都日常摆放十几盘,随时可以使用。这样的训练日复一日,持续四年,最后我们可以做到任何内容的新闻听写正确率达到95%。

老式箱式磁带录音机

除了音频录音,学院还给我们图书馆订阅了各种外文期刊。

这种阅读,加上其他经典著作的阅读,可以说是我个人印记最深的修辞学与写作学训练,同时也是扎实的思考分析与论述表达训练。

这种学习方法和习惯,其过程是开放的,始终要求保持学习的心态,开放的大脑,其意义和益处,远超出国际新闻和国际事务,其实具备普遍的长期意义,可以说终身受益,举一反三,真正是受益无穷。

国际新闻的内容牵涉很多方面,军事,社会,人物,文化,无所不包,长期的英语新闻收听和跟踪,打开了我的眼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方式培养了我自学的习惯和方法:

了解先于判断,重于分析;任何判断之前,尽可能更多一些的了解。而事态是变换不居的,所以,并没有一个客观的对象安静地定在那里,供人慢慢认识,相反,发展,变化和转折是事态演化的常态,所以,了解一件事,不仅要注意搜集更多方面,乃至互相矛盾方面的信息,更要保持跟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17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