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年代的舞厅忆旧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的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731/x4qq201.html
古人好象说过:“歌之不足,舞之蹈之”,说明汉族是56个民族里确实不太喜欢活动身体的民族,唱得不过瘾了,才以舞蹈来补充,在抒发感情的方式上,身体运动成了最后的选择。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在娱乐项目很少的情况下,有一项身体运动却突然全民大众化,那就是交谊舞,就象现在舞遍全球的大妈广场舞一样!这项身体运动因为文革中断了十几年,八十年代社会风气逐渐开化,交谊舞在社会各个层面各种场地里又悄然恢复,也不择地,有个双喇叭录音机,有块平地就行,最初在没有社会开办舞厅时,一般就在公园和家里,单位的会议室礼堂也会办,但不规律,重大节日才搞一回。报纸上偶尔也能见到回忆毛刘朱周建国初期在中南海怀仁堂紫光阁开舞会的事情,把它定义为“健康向上的陶冶情操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在这个方针指引下,社会舞厅也慢慢多了起来,成了人群聚集的平台。初时会跳的人也不多,大部份靠文革前就会跳的老同志来教学,年轻人谁会这个啊,学跳舞成了一种时髦,也闹了很多笑话,不管有没有乐感,能不能听清节奏,身体是否协调性很差都跑来参加,所以就出现了跳了一年还是踩不准三步的领导,因为是领导,也没人真去纠正,就让他一直不准地跳下去,跳到退休了都还不准,陪他的人权当是散步健身了!因为没有足够的舞伴,端根方凳,抱把椅子在那里认真地旋转练习也是常见,现在的年轻人要是第一眼看到,估计都不知道在干什么呢。“健康向上陶冶情操”了一段时间后,人性和人性的阴暗面开始出现,有跳着跳着就找到”真爱”,离婚了的!有当时看来属于耍流氓搞什么“黑灯舞会”的,有小流氓在舞厅争风吃醋打群架的,但主流社会还是主流社会,总得还是好的。即使现在来看,我也觉得比打麻将好,至少运动了两个小时身体。我们当时虽然没有卡拉OK,没有电脑游戏,没有超女跑男,没有进口大片,但我们有舞厅,我们也曾经也很快乐!当年舞厅这个平台成了社交功能集大成者,人群聚集之地,集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40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