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张涵予跻身百亿影帝去他的出名要
晨夕砍柴书院专栏作者编辑
蓝橙年12月6日晚,第45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上,影帝的角逐尤为激烈。既有早已功成名就、享誉国际的李连杰,也有演技不俗、人气超旺的古天乐和廖凡。然而,当颁奖嘉宾公布获奖人的名字时,现场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摄像机扫过之处,有人在鼓掌,有人在窃窃私语,貌似在说:这人谁啊!确实,作为当晚的最大赢家,和其他提名艺人相比,他要作品没有、要人气没有、要知名度没有。可偏偏就是这个三无“小人物”,却笑到了最后,摘得了“影帝”的桂冠。他,就是年过四十的中年大叔——张涵予。金马奖,让张涵予一夜爆红。在此之前,他是十八线配角;在此之后,他一跃成为国内一线演员。那一年,张涵予43岁,和张嘉译、黄渤一样,属于“大器晚成”系列。有人说,张涵予能成名是碰对了剧本和角色,但大器晚成的背后,其实是久经磨练后的爆发。张涵予自幼喜欢艺术,唱歌跳舞样样出彩,老师说:这孩子以后准有出息。老师的话说早了,张涵予虽然多才多艺,可成名之路颇为曲折。第一个阻力就是父亲,父亲希望他可以成为数学家,天天逼着他学数学。而张涵予就是逆着父亲而生的,他各科成绩都不错,偏偏数学逢考不及格,为这事没少挨打,父亲的苛刻教育,直接把张涵予逼成了“叛逆少年”。刚满十岁,他就上演了一出“离家出走”的戏码。他用钢笔潦草地写了一封信:“请不要找我,我要游遍祖国名山大川,我要向徐霞客学习。”信写完后,张涵予把它压在了箱底,就挎着书包,拿着10块钱和一本《徐霞客传》,坐上了从北京开往陕西的列车。到了陕西的舅舅家,他看到了黄土高坡,心里特爽,可没几天,父母就把他抓回北京,等待他的依然是挨打和学数学。父亲的高压管教,让张涵予很痛苦,但他很快就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初中时,张涵予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小伙伴逃票看电影。他最爱看的影片,是从日本引进的《追捕》,看的多了,里面的台词都能背的管瓜烂熟。有一天,突然有哥们儿说:“你这声音怎么那么像电影里的唐塔大夫啊!”唐塔大夫的配音者,是张涵予的偶像邱岳峰,有了哥们儿这句话,张涵予萌生了做配音演员的想法,用他的话说:“做梦都想站在话筒前为国外电影配音。”张涵予属于行动派。当晚,就从邻居家借了一台老式录音机,躲在厕所里,录制了两段台词,给央视译制组邮寄过去了。结果没想到,这种简单粗暴的尝试,却让他撞上了大运,没几天就收到了回信:请你来电视台试音。张涵予收到通知那天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走路都飘了。走路飘,心态没飘,张涵予为了试音,做足了准备,试音那天,几段台词下来,口型、声音、气息没有丝毫误差,导演兴奋地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小子,真聪明!就这样,还在读初中的张涵予,就进入了央视译制组。当时,国内配音演员非常少,全国只有18人,张涵予就是其中一个。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所以他们工资特别高。两年后,张涵予挣了一笔巨款,给一部52集的日本动画片《三千里寻母记》配音,他拿到了块的报酬,随后就买了一辆摩托车。他骑着摩托车,哼着歌,嗖嗖的小风,把头发都吹立起来了。那种自由和快乐,大大地满足了张涵予,这种满足感,是做对多少道数学题都不能比的。高中毕业时,张涵予彻底和父亲的心愿划清了界限,报考了中戏煤炭文工团的定向培训班。毕业后,他选择留在文工团,做配音演员。张涵予的整个青春,都是在配音棚里度过的。在他的配音生涯里,曾为86版《西游记》里的黄眉大王配音;为《米老鼠与唐老鸭》前10集的唐老鸭配音;99年52集的动画片《西游记》里,前7集的孙悟空也是他配音。很多人都不知道,张涵予和我们的童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刚工作两年,张涵予却把他从小就梦寐以求的工作辞掉了。放弃高薪和光鲜的职业,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到了九十年代,国内大量的引进国外电影,配音开始粗制滥造。面对行业乱像,张涵予越来越反感,觉得配音的乐趣完全不在了,索性辞职走人。张涵予就是这倔脾气。辞职后,张涵予不知道能做什么,但他明白还是得精进自己。于是就跑到澳洲去学习英语,却意外地发现了商机,把美国卡车往国内倒,中间转了不少钱。做了几年商人,虽然口袋越来越鼓,但张涵予还是不快乐。那时候,他已经爱上了表演,此时,他也厌倦了商圈的勾心斗角,干脆把生意停了,进军演艺圈。写到这,不得不说一句,张涵予比我们多了一份魄力和勇气。那就是,他从不压制自己的理想,我们多数人,只为了生活而生活,他则是为了理想而生活。张涵予确实是个狠角,要知道,当他决定进军影视圈时,已经35岁了。35岁,胡歌早就是影帝了,而对更多演员来说,35岁再不红,就只有转行的命。张涵予竟然敢在这个时候进入一个新的领域,着实有胆量。张涵予能够顺利进入影视圈,还要感谢傅彪,当年高考时,俩人成了好哥们。年,傅彪参演一个电视剧——《梦开始的地方》,直接把张涵予推到了男二号的位置。出道就是男二号,按理说,以后的戏路肯定越走越宽,但张涵予却是高开低走,不仅没打开名气,还就此沉寂了。幸运的是,这部电视剧的监制是冯小刚,俩人就在这部戏里结缘了,初次见面还挺有意思。张涵予:“我是张涵予。”冯小刚说:“我早知道了!”张涵予回一句:“我也早就知道你是冯小刚…”冯导对张涵予印象不错,就让他给自己的电影客串,这一客串,张涵予就成了他的“御用龙套”。年,在《没完没了》里,饰演一个帮傅彪讨账的社会人;年,在《大碗》里,医院里的IT专家;年,在《手机》里,饰演一个有外遇嫌疑的小角色;年,在《天下无贼》里,扮演一个卧底干警,这也是张涵予第一个有完整情节的角色。虽然参演的都是大片,但张涵予一直是不被注意的那个人。眼看年龄奔4了,还没混出个名堂,有些人劝张涵予转行,但一如他在《老炮儿》里所说的那样:男人,就得有个男人的样子。张涵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生下来,就认定自己没有天上掉馅饼到我嘴里这种命,我就像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修成正果。张涵予的厚积薄发,就是“谷子地”。他第一次看剧本,就被这个角色感动哭了,他一边看剧本一边哭,一边哭一边看。但那会,谷子地是为葛优量身定做的,压根没张涵予什么事儿。事情出现转机,是因为拍摄条件太艰苦,葛大爷身体吃不消,只能另寻主角,张涵予就毛遂自荐,说:“冯导,你让我试一试,过过瘾吧!”冯导不松口,要知道,张涵予在此前从未单挑大梁,用他太冒险,可张涵予不放弃,陪好几个“男一号”试戏。张涵予的经历,特像那句鸡汤:是金子早晚会发光,时间不会埋没一个有才能的人。突然有一天,他接到了冯小刚的我决定让你演谷子地,马上收拾东西,去东北部队训练。接到这个通知时,张涵予拿着电话的手都在发抖,等了七年,终于等来一个男主角,还是自己喜欢的角色,他想法就是:就算把命搭上也要演好。为了这个角色,张涵予从原来的斤减到斤。在零下20多度的东北,他背着20多斤重的装备,脸上用胶水粘着化妆的煤渣,在冰天雪地里爬来爬去。因为入戏太深,电影拍完很长时间,他都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我晚上经常梦到我要去找那些战友,但是总有人拦着我,然后就会哭醒。编剧刘恒不断把他往回拉:你得赶紧从这个人物里走出来,现在眼神不对啊!结果,整整用了半年时间,张涵予才从剧里彻底走出来。凭借谷子地,张涵予扬名在外,连封五帝。面对突来的名利和掌声,张涵予还是那么的低调谦虚:我就是喜欢在大银幕上,电视机前跟观众交流,我就特满足了。再过三五十来年,不会再有人记得你,我希望到那个时候人家说起中国电影的时候,记得有一个演员叫张涵予,他拍过一部什么戏,这样才算成功。七年龙套,没有奖杯,无人喝彩,张涵予选择了坚持和隐忍,一朝成名天下知后,张涵予初心不改,他依然只想做个好演员。火了之后,张涵予始终记得,自己就是个“演员”。当下流行的综艺,他一律不参加,稍微弄点话题,就能增加曝光度,他不玩那套。走下荧幕,他就回归到普通人的位置,逗鸟、唱戏、读书,尤其喜欢收藏家具。只要闲下来,他就泡上一壶茶,坐在那研究自己的收藏品,摸一摸、看一看、擦一擦,或者逛逛胡同,听听古老的戏曲,日子清闲自在。但只要一碰到好剧本,他立马回到演员的状态。这些年,他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在荧幕上诠释了一个又一个“硬汉”形象。《厨子·戏子·痞子》中的戏子;《智取威虎山》里的杨子荣,这些角色,都贴着“硬汉”的标签。虽然都是铁打的“硬汉”,但张涵予会演出自己的节奏。在拍摄《智取威虎山》时,他拒绝将杨子荣完全塑造成一个正面英雄,这样的人物,身上必须有股匪气才合理。于是“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这样的土匪黑化,张涵予张嘴就来,将一个剿匪英雄诠释得淋漓尽致。虽然贵为影帝,但张涵予依然恪守着做演员的职责:认真、投入、肯付出。为了角色,张涵予有多拼?拍《老炮儿》时,他在剧组全程携带特效妆容,不仅要承受假体肌肉带来的困扰,还因为透气性差,给皮肤带来很多伤害。拍《湄公河行动》时,为了达到真实效果,张涵予穿在身上的装备,完全是按照真实装备制作的,至少有60斤。每次他玩命的时候,都有人问:成名了,还这么拼,值得吗?张涵予的回答是:值,名气只是让你有了更多机会,但对角色,不能有半点马虎。仔细一看,张涵予和黄渤、张嘉译这些人有着相似之处。他们都经历过默默无闻的岁月,成名之后,他们不为名利所累,依然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这样的坚守,在当下社会,确实是稀缺品质,所以,任凭流量小鲜肉如何占据微博热搜,也无法取代这些老戏骨的位置。回看张涵予的来时路,也是够曲折的。从小热爱艺术,却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好不容易挣脱家里的束缚,成为了专业的配音演员,却又因为无法适应大环境,而选择退出。经商几年,虽然挣到钱,又感受不到快乐,最后退出商圈,半路出家,踏上了影视道路。在影视圈,一熬就是七八年,硬是把自己熬成了40多岁的大叔,才得到一个主角,好在最后的结果是——成“大器”了。张涵予的奋斗史,最接近普通人,他的成功没有捷径,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真正的好玉,都要经历数年的打磨,做任何事,都要耐住性子,先磨自己,不要相信什么“成名要趁早”。张涵予不相信,所以,他成功了。关于张涵予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柴叔爱听~(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