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裤,蛤蟆镜,双卡录音机,这是我们少年

(原标题)走过诗性的岁月

[平潭小飞燕,跳舞的精灵……]

(一)流行风吹来了席慕蓉

年,我上初三。港台风刮向大陆,飓风般势不可挡,先是戴蛤蟆镜,提录音机,穿着裤管有一尺二的喇叭裤跳“崩嚓嚓”,然后是看《射雕英雄传》、《霍元甲》,男的模仿“郭靖”像个瓜娃子,女的模仿“黄蓉”总学着嗲嗲的港台腔说着“软叭叭”的四川话。满世界都飘着洋泾滨的广东腔:“依稀往梦似曾同,心内波澜现……”学粤语歌,必须要有歌词才唱得准,于是乎,又流行起了抄歌词。

空气中又扑来了一阵抄诗的风,那个台湾女子的《七里香》眨眼间在校园里风靡,先是从高中部流行,渐渐地有手抄本传到初中部,那些略带忧伤的句子里夹着没人敢说的“爱与情”,她居然把“爱情”这两个字眼公然地放大再放大后变成了印刷品满世界的张扬,情窦初开的少女们惊讶,心跳,崇拜兼有之,于时,开始有人抄诗,有人学着写诗,班上文科出色的同学甚至出现了诗人早期的症状,沉静和忧郁。

每当夕阳西沉的时候,我就会面对漫天彩霞朗诵《七里香》的句子,时光过去了十几年,记忆深处至今还会涌现出那些烂于心底的字眼:“年少时的你,是不是还在原处张望?”“雾散尽,已是一生”,伴着这种“为赋新词新强说愁”早熟情怀,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4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