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封高速忙除雪,二他爸又没赶上介波,就

北京好治疗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416/6171978.html

天津算是下雪了。

气象部门说,12月16日凌晨3时至9时许,天津市蓟州区普降小到中雪,10时许蓟州北部山区降雪达10厘米、大雪。

交通部门说,高速都封了。

有关部门说,早晨6时许,交通运输部门对克黄线、通武线、津围线、平宝路、水库南路、蓟官路、淋平路、马营路、东陵路启动了撒融雪剂作业,出动装载机1台,撒融雪剂车辆20台,人员人。

可居住于市内六区的二他爸表示,又没赶上介一波……

而80后的纷纷表示,下雪这个事情呢,还得说老老年,就给90后介绍一下年正月初二的那场大雪。

年正月初二,天津广开二纬路的雪人。

手机用户贴出了照片:这是广开二纬路的一景。

你还记得那年大年初二的大雪吗?

北宁公园玉石桥一侧的雪已经到了可以淹没膝盖的高度。

90前的天津人一听这话,都会回忆起满大街提着点心、年货的姑爷们,带着媳妇、孩子在雪地中跋涉,目标只有一个,姥姥家。

那一年是年,马年,年代的 年。

电视里“瑞雪兆丰年,马年好耕田!”的新春祝福话音未落,天津的姑爷节就遇到了“惊喜”。

大年初一下午开始下雪,开始是小雪,都没当回事儿,因为那时冬天下雪太多了。

网友回忆称,“当时我们几个年轻的小伙伴们聚在一起在别人家玩卡式录音机听流行歌曲,那时黑白电视也不是每一家都有,边听边商量着明天咋去走新亲戚,因为我们几个都才订婚。初二一开门眼前景象惊呆了,真是大雪封门啊!没法骑自行车摩托车, 还是趁邻居的小四轮拖斗车,穿上长筒胶靴,背着包里的皮鞋去的老丈人家。车斗坐满亲戚一路蹭车人,说说笑笑可热闹。因为雪大看不到路,车抛锚好几次,我们几个年轻人下来推好几次车。初四我老婆来走亲戚也是顶风冒雪推着自行车来的,吃过饭下午走的时候,我穿着军大衣推着自行车步行十里地,把她送到看到她家房子的村口。一晃快三十年了,回忆起是满满的幸福。因为那年北京准备开亚运会,我们听的歌就有刘欢韦唯《亚洲雄风》!”

每年的正月初二,是天津市独有的“姑爷节”。每到这一天,嫁出去的闺女在女婿(姑爷)的陪伴下,都要在这一天回到娘家,去给娘家的父母亲拜年。所以,在正月初二这一天,天津的大街小巷,满满的都是提着礼品走亲戚的人们。

有网友拍下了那天的北宁公园的雪。

长廊里的雪也没鞋了。

台阶已经不太清楚了;走在路上的一家大小,难度可想而知了

网友回忆说:我记得那年的大年初二,我和老爸都蹬着自行车,老爸驮着我妈,我们去姥姥家,半道路倍儿滑,我们下车推着车走。依稀记得我车后座放着两盒点心。我爸带着酒和水果。

天津本地歌手李亮节老师就此创作了一首《那年初二》,大家可以去听听。

图文摘自

阿格特拉佐

蝠翼清流:太记得了,我跟爸妈去姥姥家,从河南路锦州道口出发,步行到天津站,才打着一辆黄大发。

平常心:记忆犹新,带着孩子坐公交车33路由于大雪路不好走公交好久才发一辆人都快挤成相片了。到了二号桥应该换乘17路没有车带着孩子步行走到娘家。

沉末高羊:结婚 年初二回娘家,那大雪呀!

满堂梅香:太记得了,那趟娘家回的着实不易,老公一早去加班了,我自己骑着自行车后边小椅子驮着两岁半的女儿,四十分钟的路走了两个多小时刚到姥姥家老公就来了告诉我找了一辆车去家里接我们扑空了,我简直欲哭无泪啊!

网友条顿节奏-ss-机电工程:回忆了一下,应该说年春节,那年是初一夜里下的雪,下了一宿,初二一早雪有10~15cm厚,那年的姑爷们可是受了罪了,公交车都排不上。这一转眼28年过去了。

还有网友说:没错,就是90年初姑爷节,天津市区下的这场大雪至今难忘,那天的早晨所有路远的姑爷们都范了难。我那天找邻居借辆小三轮,说实话蹬不动呀。从河西的讦德庄到河东的二号桥起码用了四个小时。真是印象深刻的一场大雪至今30来年再没见过这么大的雪。

也是,90后还有10多天就30岁了。

曾经的姥姥姥爷很多都已不在了,80后的父母又变成了姥姥姥爷,不过这一代人没有妯娌和连襟儿,饭也是出去下饭馆。物质比以前丰富了,环境比以前优雅了,可有时也是怀念那个“一间屋子半间炕”的姥姥家,那个孩子成堆的初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