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竞赛时代猎豹移动的商业谋局阿尔法工
导语:企业未来要活下去,对于科技的商业迭代将会是“胜负手”。
年4月30日,世界博览会在纽约开幕,这是人类的第20届博览会,也是二战爆发前的最后一届。
60万人在第一天急不可耐地涌进了会场,他们不只为看一看杂耍、电视机、尼龙袜和磁带,他们要看到那个传说中的机器人,那个会说话,会抽烟,会背个单词的机器人Elektro。
在会场,观众们如愿以偿。西屋电气发明的Elektro身高两米,体重公斤,他的头和手是铝的,居然会用嘴抽烟,也能够听工程师的指令移动,甚至还能发声说话。这让观众们欣喜若狂。
看起来,西屋电气在年就成功地实现了人机交互,但真实的情况是,Elektro并不能真正理解工程师的话,工程师的语音指令其实是精心安排的音节代码,它收集音节,用辉光放电管转成电脉冲,再转成电流,推动Elektro的齿轮旋转和录音机开关。
我们无需为此失望,那群创造Elektro的工程师们并不想造假。他们虽然受限于技术,却仍然是一群试图把机器人从梦想带进现实的人。
时间飞逝,八十年过去了,技术的进步让机器人不再是梦想,他们进入了现实中的各种场景,成为了人类的助手和伙伴。
年1月27日,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迎来了两位新同事。他们其中的一个站在接诊台旁边,负责问诊与导诊;另一位在楼道里跑来跑去,递送化验单和药物,平均下来竟然跑了超过一万米,把同样的工作重复上百次,二十四小时不休息。
医生和护士们对两位新同事称赞有加——他们因此可以从单调而耗力的重复性工作下解脱出来。而且无需与病患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要知道,这是新冠疫情最紧急的时刻,医院和炮火连天的战场一样危险。
当然,我们都想得到,这二位受欢迎的新同事不是普通人,他们是来自于猎豹移动(NYSE:CMCM)投资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公司猎户星空,是新推出的智能疫情防控机器人。
数天后,更多的智能疫情防控机器人被交付,医院、医院、医院,都能看到这些机器人奔忙地身影。
这对于猎豹移动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
01机器人不该放在实验室
6月10日,猎豹移动发布了年一季度财报。公司实现了5.28亿元的总收入。一直以来,猎豹主营的移动海外工具业务支撑了猎豹业绩向上,但在谷歌与Facebook合作终止的影响下,此板块的营收环比下降了29.4%。
这一情形,其实处于市场的预料之中。不过,猎豹的管理层显然做出了及时应对。通过优化工具和游戏业务架构、降低成本和费用的措施,这使得猎豹实现了72%的毛利率,同比增长率近9%,营业亏损环比减少万元。
显而易见,来自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是猎豹移动营收下滑的原因。猎豹移动的管理层则通过一系列应对策略,使公司的经营效率得到提升。此前受影响最大的工具业务,其收入构成也正在发生向付费用户转移的变化。透过数据表面,可以观察到改善正在静悄悄地发生。
趋势的改善,并不是猎豹移动一季度财报中惟一的亮色。即使受到疫情的影响,猎豹移动以智能服务机器人为主的AI业务收入仍然实现逆势上涨至万元,环比增长12%。
以市场的角度来进行观察,这正是投资者对于猎豹的投资预期所在,也是猎豹移动自我期许的未来。在一季报发布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猎豹移动董事长傅盛的表达是:“我们将大力发展核心AI业务,为公司构建长期增长引擎。”
为了这一刻,傅盛和猎豹移动等了四年,整个公司为这四年所做的储备则要更久。
年9月,由猎豹移动投资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公司——猎户星空成立。在这一年,全球机器人领域总共发生了48家收购,其中5家公司超过了10亿美元。这两项数据背后,代表着资本对产业的提前预判,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爆发即将到来。
现实的情况是,智能机器人的爆发期固然到来了,但也不像媒体描述得那样完美。在进程上,对于概念的炒作远超实际,在研发上,技术指标盖过了产品应用。从业者对资本市场和媒体进行非理性的引导,在年前后并不罕见。
从资本短线交易的角度上看,这些做法可以引起很好的热点逐利效应,对企业和行业的长期发展却并无太多益处。
这显然不是傅盛为猎豹移动设计的新方向。在进入智能服务机器人领域之时,猎豹移动对自己的这块新业务给出了一个沿用至今的公式:AI+软件+硬件+服务=机器人
在猎豹移动的选择中,产品应用驱动模式是公司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方向。它依靠自主核心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场景解决方案,以及多种开放生态。
用大白话说,猎豹旗下的猎户星空机器人,不是让人看的,而是拿来用得。因为有AI技术积累,猎户星空机器人会非常好用。因为开放了操作系统,猎户星空机器人可以在更多场景使用。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机器人行业的一个常识是,即使拥有充裕的资本,让外行跨界来生产一台真正适用的智能服务机器人,仍然难于上青天。
因为整个设计与生产过程,需要众多AI技术的配合:语音转文字需要语音交互技术、人脸识别需要识别算法技术、机器人移动需要导航技术、机器人动作需要多轴机械臂硬件技术……
以语音交互技术为例,商业场景下的机器人,必须有远场交互技术作保障,否则在嘈杂的高噪音环境下,机器人便无法有效收取指令。
早在年纽约世界博览会的时代,Elektro的工程师们就发现,现场观众一鼓掌,Elektro就胡乱动作,以至于每次他们都要先让观众安静点,机器人才肯听话。
因此说到底,智能服务机器人要实现在商业场景下的真正应用,需要一套完整的AI技术储备。这是一条艰难的技术投入与市场长跑,没有积累的耐心和投入的决心,概念再炒作,智能服务机器人也不会比Elektro强多少。
为了实现这些积累,猎豹移动在这条长跑道上的脚步,甚至要比猎户星空的四年历史更久。它能呈现给资本市场的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分布于全链条的AI技术储备。
以语音交互技术为例,猎户星空自主开发的语音交互系统,在过去几年时间内,经历了中国市场众多合作伙伴的考验。它的名单中包括小米、华为、美的、喜马拉雅和猎豹移动自己的AI音箱,这批巨头企业的认同,证明了猎户星空在专业环境下的技术支撑能力与领先性。
同样的积累还发生在人脸识别技术领域,猎户星空自己研发的全感知识别算法,在世界人脸识别算法大赛中两次获得冠军。
横亘数个领域的全产业链AI技术储备,在中国的智能服务机器人领域内是极其罕见的,这等于在长长的坡道上滚雪球。
短期看来,它不会带来火爆的消息刺激,也没有频繁的单项技术展示。但却为猎豹的机器人业务奠定了很高起点,一旦与实际的场景应用需求结合,马上就能落地生成适用的产品。
机器人不该放在实验室里,而是应该成为产品交由市场检验,这样技术才能更好的进步和迭代。
02抵御周期风险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用在猎豹移动的智能服务机器人业务上,不无道理。
发生于年的新冠疫情,对防控过程提出了“无接触”和增加医护人员的两重需求。在获知武汉因疫情而封城后,猎豹移动及猎户星空的产品和技术团队针对医疗场景,第一时间启动了医疗服务机器人的研发。
据说,傅盛提出的要求并不包含任何技术细节,只有宏观上的建议——减轻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减少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
这个要求的背后,无疑反映了管理者对于自家公司产品落地能力的自信。
于是,我们得以在抗疫一线,看到了猎户星空智能机器人的身影。也正是因为这一产品赢得了一线抗疫人员的认可,猎户星空成为了机器人抗疫的标杆案例,并在年5月30日登上了央视《对话》栏目。
表面上看,猎户星空智能服务机器人在疫情中的应用,是抓住了关键时间节点的市场应用机遇。但从更大的视野来看,它已经介入到中国科技企业面向下一个时代的世界级科技竞争。
年3月,中央政府提出,将加快科技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5G、人工智能、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这场由国家强力推动的顶层战略变革,被称为中国的“新基建”战略。
由国家层面发起,以财政资金资助科学研究,对前沿产业进行财政补助。这一策略在历史上并非第一次出现。
年7月,二战已经进入尾声的时候,美国科学家万尼瓦尔.布什向杜鲁门总统提交了一份名为《科学,无尽的前沿》的报告。报告中提出政府应当重视科学、长期支持、加大投入,将科技打造成为美国工业的发动机。并提出了“基础研究是技术进步的起搏器”这句名言。
这一思想成为了美国在之后大半个世纪里的国策,由政府对基础科研不遗余力地投入,由企业不断科研成果向应用层转化。这种日后被称为“管道创新”的模式,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了美国工业称雄世界的关键。
年5月,在《科学,无尽前沿报告》诞生的七十五年后,美国政府拟在五年内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投资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先进制造业等十大关键技术领域研究。
中美两国在政策上的共同取向,在宏观上意味着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赛一触即发,在中观上,意味着新基建将是一个确定性的长期机遇,聚合了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等核心技术的智能服务机器人行业,将成为产业各方和巨头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