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赚钱捞金到双料影后,看咏梅的修炼之路

23岁那年,咏梅没想过以后会成为一名演员,或许也没有想过,自己最终也会成为父亲那样的人。

咏梅的父亲身上有着浓郁的文人情怀,大学毕业后来因家庭成分不好,被分配到国资建筑公司做电工,常年在野外做着搭架工作,在自己的努力之下成为了一名电力工程师。

早年很多人南下经商时,还有人出高价请他给画图纸,但是被果断拒绝了。在咏梅父亲的观念里,日进一斗米,夜睡八尺床,人的需求无非如此。钱不是要赚的越多越好,而是要赚的让自己觉得舒服。

咏梅说:“他不是一个没有能力让自己物质富足的人,只是不选择那样的生活,而是以一种超脱的姿态活到了最后。”

咏梅称父亲是理科生里的艺术家,这句话从他对咏梅的教育中就可窥见一斑。

在咏梅很小的时候,有一天看到父亲在看一本画册,上面画有一个没有穿衣服的女人,还是小女孩的她脸一下子就红了。看到女儿的反应,父亲叫她过去,告诉她这是绘画,这是艺术,这是美。

在生命中偶然的一天,一位性格彪悍,清高自持的父亲,就这样通过一本西方油画画册,打开了小女儿的审美意识。“可我还是不好意思,我都听不见他在说什么,但从他的从容和淡定上相信了他说的美。”

长大离家之后,咏梅一直与父亲写信交流。离开内蒙古后,她看到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看到了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有一天,她想让父亲知道现在有计算机可以打字了,于是寄了一封打印版的家书回家,没想到父亲收到信后十分愤怒,立刻给她寄了一封回信。信的具体内容,因为时间久远,咏梅已经记不大清了,只记得一句,“不管成为什么样的人,你不能没有真感情”。

安贫乐道,不失节操,寄情天地,父亲一直在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士大夫精神教育咏梅。

从懵懂无知为赚钱拍戏,到把手机设置为呼叫转移,只通过短信交流。从不是女主角坚决不演,到甘愿做配角二十年。从一年接拍三四部戏,到沉寂四年只为等一个合格的剧本。

哪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咏梅都偏离了父亲的轨道,但最终她还是在父亲的影响之下,成为了一个内心更为富足的人。

文化观察人黄哲就曾说:“咏梅身上的那股知识分子气质不是偶然的,用知性概括其实是矮化了,这种气质,不是简单的清高,更不是孤芳自赏,而是一整套强大的自我选择、自我塑造和自我实现体系的外化”。

每一个敏感细腻的人,都不会有特别愉快的童年。父辈优秀,对孩子就会更加严格。除了父亲之外,爷爷奶奶对咏梅的要求也是如此。奶奶小时候在荷兰的教会学校学习,后来成为医生,在当地很有威望。爷爷过去是军官,特立独行,也是清高至极,非常能够自处。

那个时代的长辈,都很少夸奖孩子,总是说你不行。所以咏梅说“我总在想,我是很优秀的,为什么你们看不到呢?”这件事也在她的心里种下了反叛的种子。

在外面和小伙伴玩的时候,咏梅也总是难以融入群体,“我总是一个人待着,有一个阶段我尝试融入大家,但发现自己是不快乐的,干脆就放弃了。别人觉得我是骄傲,其实我是有点自卑的:为什么我老跟人合不来?”在心灵急需要关照的年纪,敏感自卑的咏梅感受到的只有孤独。

高中毕业后,咏梅成为政府机关里的一名打字员,后来单位正好有一个照顾少数民族的名额,于是把咏梅送到对外经贸大学。在年代末,这所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有时比清华北大还要高。

咏梅小时候一直被说丑,没想到长大后却凭借着外貌条件,和演艺圈打上了交道。在大学期间,她就兼职拍广告片,按照广告导演的要求吹笛子,念广告词,一天几千块钱的工资,咏梅心想原来赚钱这么容易。

由于大学学的是企业管理,咏梅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外贸公司的职员。但因为受不了朝九晚五的工作,经人介绍去了当时还就职于央视的主持人许戈辉的工作室,兼职主持一档名为《约会星期天》的节目。

做主持人,咏梅似乎不大行,但当时的她可谓是坐实了“年少轻狂”这个词。每当有电影找来,问她有群众演员的角色你来不来,“我瞧不上,说要演也得演女一号”。

没想到机会很快来了。年,电视剧《牧云的男人》要找一位有职员气质的女主角,正好找到了许戈辉,但许戈辉因为刚成立工作室,忙得焦头烂额,没有时间去,就把咏梅推荐给了导演。第一次见面,导演就相中了她。

但是第一次拍戏的咏梅,在剧组像是个局外人。很多专业名词都听不懂,给导演摄像带来很多困扰。当然也有人欣赏,认为咏梅没有接受表演学院的训练,没有条条框框。当时的咏梅只能听到这些表扬的声音,“那时我的耳朵里只能听到好话,他这么说了,那我就觉得,哦没问题啊,那我肯定是很好的。”

这部电视剧一共拍了45天,咏梅拿了一万块的片酬。而她之前的工作每月才八百块钱,还经常因为迟到扣掉很多。她心想:“原来这个工作这么自由,工作几个月,其它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后来这部戏合作的演员,又帮她推荐了第二部戏,饰演一个柔弱的传统女人,和她本身的性格有挺大反差。咏梅心想“为什么导演也觉得我可以呢?我难道是个全能的人才?”

对于一个从小在批评声中长大的孩子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比外界的认可更令人兴奋的事儿了。

第二部戏拍完之后,咏梅发现演戏其实没有那么容易,但开始喜欢上表演了。这时候她的心高气盛,还幻想过拿奥斯卡,戛纳,柏林……

时隔多年后,许戈辉从王小帅导演那里,得知了咏梅凭借《地久天长》摘得柏林影后桂冠的消息。而她主持的《名人面对面》节目组也邀请到咏梅做嘉宾,二人再度谈及这段往事时,许戈辉说:“他们就让我谈对你的印象,我是真的谈不出来更多。那时候我觉得你是一个特别安静,很风轻云淡的人。我对你的唯一的感觉就是‘不是这个圈子的人’,有一种特别独到的气质。”

刚开始做演员的三四年时间里,咏梅也演过一些女一、女二号的角色,当时她对演员的认知就是一个可以赚快钱的行当。

直到年,《梦开始的地方》一剧开拍,咏梅在剧中饰演黑子的妹妹辛平平。那是一个表面柔弱但性格倔强的女孩子,虽然戏份不重,但是表演上很有难度。

剧组的创作氛围很好,经费最紧缺的时候,当时最当红的演员刘蓓选择无偿出演。李雪健、刘蓓、丁志诚、张涵予、小陶虹等人一拍完戏,都爱聚在傅彪的房间里喝茶聊天。

咏梅坦言自己当时很紧张,“他们都是科班出身,就我一个社会上的,半路出家”。从这部戏开始,她彻底放下了骄傲和轻狂,对表演起了尊敬之心,觉得表演是一个殿堂,“觉得自己开窍了,明确了道路,就是要做艺术,纯粹的艺术”。

但这个时候,她还不明白,要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

直到年,已经33岁的咏梅接拍了潘小扬导演的《忠诚卫士》。戏中有一场很长的独白,要自己一个人对录音机讲很大一段台词,她觉得太傻了,怎么会有人看呢?于是跟现场导演商量,“这个我说不好,别说了,没什么意思。”

潘导得知此事后,很严厉地问她:“你为什么不演这场戏?”

得知了咏梅的想法后,他说:“你要演,你演了之后就知道自己会不会演了,你要相信自己”。

这时的咏梅才第一次觉得自己怎么这么不知深浅?多年后再回想起潘导当时的教导,她不禁感慨:“老一辈人的那种态度,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一年后,《中国式离婚》找到咏梅。剧组一开始想让她演女主角,但后来可能觉得不太合适,对方怕她自尊心上会受不了,于是小心翼翼地问,“女二号你还愿不愿意演?”

这时的咏梅已经没有了刚入行时的轻狂,知道最重要的是剧本身,而不是角色的重要程度。“我说当然演,肖莉这个角色那么好,我为什么不演?”

《中国式离婚》中,咏梅和陈道明、蒋雯丽等一众好演员同台,精神一直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不能掉链子,不能让别人看着觉得你是不行的”。

在这部剧中,咏梅找到了一种平时内敛的表演风格,并且开始有意识地去磨炼自己,最终在《地久天长》中爆发。

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咏梅获得了巨大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3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