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元宇宙虚拟现实效果,未来硬件发展还
手机处理器的性能不断提升,但是在元宇宙需要的光线追踪效果、AR导航的图像处理、语音及翻译功能等应用方面,未来处理器的GPU图形处理能力与AI算力仍是发展的关键。
处理器效能持续提升,图形与AI算力成发展关键
观察近年手机芯片厂商,早已对这两项功能进行了布局,光线追踪应用尤其以联发科及三星最为积极,联发科在10月正式推出基于Vulkan扩展的移动端光线追踪SDK解决方案,并针对腾讯游戏量身订做了移动端实时光线追踪技术。三星则在COMPUTEX宣布,下一代ExynosSoC将导入AMDRDNA2图形架构,强调支持光线追踪与可变速率着色功能。
苹果、高通与Google则强调AI演算法在语音识别与翻译功能的发展状况。高通早在年底发布Snapdragon芯片时,就强调AI引擎的即时口译功能,Google今年推出的Tensor芯片除了强调即时口译功能,还主打语音转文字功能。苹果WWDC强调了语音识别对安全隐私的保护,因此如Siri等功能将尽量在iPhone、iPad等终端设备上杜绝不必要的录音,解决隐私疑虑;此外让语音功能在无网络连接下,仍能使用语音助理启动App、更改设置与控制音乐等,且在设备端处理将有效加快处理速度。
3D建模能力日渐重要,苹果与Android阵营采取不同策略
未来元宇宙的3D建模功能将成为重要发展功能之一。苹果iPhone端除了前置结构光的3D传感模组,还从iPhone12Pro起开始在后置镜头搭载ToF的3D传感模组,都显示出苹果发展3D建模的决心。相比苹果积极采用3D传感模组,Android阵营的品牌手机商近年则转为保守,由于未感受到明显的效益,加上至今手机3D建模的相关应用仍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如三星今年的旗舰机S21系列全面移除了3D传感模组,其他手机商小米、OPPO等也纷纷减少搭载3D传感模组的机型。
未来如果要发展元宇宙,更拟真的虚拟空间仍是关键发展重点,因此Android阵营并未放弃3D建模,而是通过最佳化演算法,让RGB相机模组也能够3D建模,现今元宇宙仍在发展初期,先作为替代方案,等到未来3D传感模组及软件应用更加成熟时,或会再次搭载3D传感模组。
网络通讯功能助力沉浸体验
随着5G与Wi-Fi6E时代的来临,消费性电子产品将迎来「大频宽」、「低延迟」和「广连接」三大特性,大频宽将大幅提升上下载速度,以高通Snapdragon8Gen1芯片为例,mmWave下最高支持10Gbps下载速度,并对应3.5Gbps上传速度,Wi-Fi支持最高3.6Gbps的传输速度。低延迟网络将更好地避免断线等问题,有助于元宇宙的沉浸式体验。广连接有助于各项电子产品的万物互融,让各设备更有效地协同工作。
网络通讯除了上下传、连接功能,另一大助力手机发展元宇宙的网络通讯功能是定位,未来随着AR导航成为现实,精准定位功能不可或缺,室内外搭配5G、Wi-Fi、惯性测量单元(IMU)、GPS、蓝牙,甚至UWB等各项网通设备讯息,再结合手机SLAM及AI识景算法,将可实现高精度的全时定位和场景识别,有助实现更好的AR效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