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二十万彩礼提分手,是我太抠门,还是

01

彩礼,一个“沉重”的话题

结婚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可能仅仅是走个过场。

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结婚意味着水乳交融,意味着人生大事。

既然是人生大事,那自然马虎不得。

毕竟可能一辈子也就一次(二婚暂且不论,没有歧视二婚的意思)。

虽说婚姻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婚姻却与大多数人日后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可谓不重要。

不知道从何时起,“恐婚症”成为了当代的许多年轻人的心病。

一部分人恐的是婚后的自由。

怕结婚后就被绑住了手脚,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有的人恐的是对婚后家庭生活的责任。

更多的人,恐的是彩礼。

提到结婚,婚礼以及彩礼钱就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图片来源:网络

现实生活中,多的是情侣以及双方家长因为彩礼钱的问题谈崩的事情。

仿佛再好的感情在扯到这些敏感话题后,便有些“上不了台面”。

关于彩礼,仿佛很难去追本溯源找一个标准。

就好比各地喝酒划拳时喊的口号一样。

烙着当地的特色:“五魁首啊,六个六”;“十五二十”……

对于男性同胞来说,如果能和老丈人边喝酒边划拳以此来决定彩礼多少的话,相信大部分男性同胞都会苦练划拳技术。

因为他们想在划拳中喊出“十五二十,没得!”来战胜老丈人,用零彩礼抱得娇妻归。

但如果在“十五二十”的游戏中,酒精上头、反应迟钝,傻傻的张开十指被老丈人喊出了二十,那么二十万的彩礼你是跑不掉了。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真的能以划拳的方式“一笑泯彩礼”,那么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至今仍受困于此话题的男男女女了。

彩礼是由中国古代传下来的婚嫁习俗之一,本来是一种好的礼节和一个好彩头的寓意。

衍生至今,却有点渐渐变了味。

有不少人将彩礼比作婚姻路上的拦路虎,因其凶狠程度足以摧毁一段原本甜蜜美满的爱情。

有可能你目前还未到谈婚论嫁的地步,对于彩礼的概念很模糊;

有可能你已成家立业,但始终对于当初所给出的高价彩礼耿耿于怀。

02

各地彩礼风俗

关于彩礼给多少才算合适?

有些地方依然保持初心,认为彩礼的问题无伤大雅,最重要的是儿女幸福。

而有些地方却将彩礼赋予了太多的物质含义。

甚至成为沉重的负担,失去了本意。

因为受地域、人文风俗以及当地传统的文化差异,各地彩礼的门槛大相径庭。

比如,有些地方存在让人“娶不起”的天价彩礼。

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词你可能多多少少都听过:

“三斤三两”:意为彩礼钱以称斤数来计算,当然,这里的面值多以百元人民币为主。按照三斤三两的说法,彩礼大概在13万至15万元之间;“万紫千红一片绿”:万张5元钞票,千张元钞票,再用50元的钞票撒满一片,呈现出万紫千红一片绿的场景,总体花费大概在18万元左右;“一动不动”:“一动”指的是10万元以上的小轿车,“不动”指的是不动产,大多以平方米以上的房子作为标准,总共多少万要参考当地房价。这种要求很少以彩礼的形式体现,更多的是对男方嫁娶的要求。

这样的彩礼对男生来说,是难以承受之痛。

而对于女生来说,同样也是一种人生的枷锁。

看似无害,实际榨取了女生婚姻的价值。

婚姻中当公平的砝码严重向一方倾斜时,就会存在很多问题。

现实生活中,从来不缺乏活生生的例子:

当彩礼过高时,男方会觉得是种交易,娶了女方之后,潜意识里觉得是自己是花了大价钱把女方“买”过来的。

所以女方就应该在家洗衣服、做饭、带孩子。

这种观点当然是错误的。

但在现实中,处于这种情况的女孩子在家的地位,是真的很难得到保障。

那到底结婚该不该给彩礼?

如果要给,给多少才算合适呢?

03

彩礼不重要,人才重要

其实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实现“零彩礼”了。

图片来源:网络

最近,在江西省鄱阳县,一对新婚夫妇结婚,女方没有收取男方一分钱彩礼钱,这是当地的首场“零彩礼”婚礼。

这场婚礼可以说是正式向江西曾经的“天价彩礼”宣战了。

以上的案例不仅仅是个例,“零彩礼”在江西越来越多。

要知道,曾经江西的彩礼在全国范围内都算是“天价”。

图片来源:网络

曾经火遍网络的“全国彩礼地图”数据显示,江西以15-20万的彩礼名列前茅。

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数据有些许脱离实际范畴,但足以看出各地对于彩礼的态度。

而近几年,各地的彩礼也是有增有减。

再来看看过去的彩礼:

50年代:“四个一工程”,一张床、一只热水瓶、一个脸盆、一个痰盂就能娶到媳妇。60年代,讲究“三十六条腿儿”,一个衣橱、一个柜子、一张桌子、四把椅子、一张床就是一个家。70年代,“三转一响”是检验爱情的标准,“三转”包括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一响”则是收音机。80年代,结婚的标配就是“四大件”,爱是冰箱、电视、洗衣机、录音机的轰鸣与平凡。90年代,“新四大件”空调、彩电、洗衣机、冰箱便是一个家最理想的模样。

图片来源:网络

到了21世纪,车子、房子、票子……

我有一个朋友,他和他女朋友相识于大学,从大学到现在相恋6年,一起携手走过了很多点点滴滴。

我这朋友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虽靠自己努力在工作中也有些许成果,但实现小资还有一定差距。

两人感情趋于稳定,终于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女方家提出结婚时彩礼要20万,且态度较强硬。

两人也因此闹了别扭。

女的觉得男方连20万都舍不得出,肯定不爱她。

而且20万彩礼并不算多,不给就是没诚意。

而男的觉得婚姻不是买卖,20万的彩礼对于他来说难以承担。

两人到最后没谈拢,分手了。

现在网络上流传着很多毒鸡汤。

什么“男人爱不爱你,看他愿意给你多少彩礼”、“连二十万彩礼都不愿意掏的男人,你会嫁吗?”

这也就造成了一种略显畸形的现象。

如果把彩礼当成是“你不出这个钱,就是不爱我”,这无疑将爱与金钱打了等号。

直接将你们之前一切的甜蜜,当做了筹码。

结婚的时候男方该给彩礼,这点无可非议。

但如果在双方谈及这类问题时弄得像是交易现场,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可以谈钱,但不应该因为谈钱伤了感情。

更不应该为了谈钱而谈钱。

04

量力而行

关于彩礼,你不必将它妖魔化。

虽发展至今,被人视作婚姻期初衡量物质的一种标杆。

但结婚说到底是两个人的事情,更是一辈子的事情,光用彩礼能证明什么?

至于男方到底该不该给彩礼这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也许站在男方的角度来说希望不给,或者意思意思。

而站在传统和女方父母的角度上来说,彩礼又是一种形式。

既然是形式,就该走一下。

于情于理,双方都没有错,所以这点我们暂不予置评。

我们应该反思的,是那些想通过天价彩礼来赚钱的行为。

有些非独生子女的家庭,为了将来弟弟结婚买房考虑,就要求女婿给出天价彩礼。

这样的行为真的不合理。

婚姻是共进退,而非哪一方占了便宜。

婚姻生活,柴米油盐,于双方来说都不容易。

图片来源:网络

诚然,男的赚钱养家,承受的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更大。

但是女的也不容易啊,才从生娃的痛苦中缓过来,便又要开始经历产后综合征的折磨。

身材走形、情绪低落、难以回归职场……

好在,现在也有很多新兴方式来缓解彩礼带给双方家庭的压力:

比如说女方返还彩礼,男方给多少,女方就返多少;还有婚后彩礼存入共同账户等等方式。

这是好事,说明彩礼的物质属性慢慢退居其次。

双方更加注重情感上的投入,精神上的共鸣和心理的支持。

谁都希望自己的婚礼办在古堡,场面宏大。

谁都希望自己能随随便便拿出几十万彩礼眼睛都不眨一下。

但是这样的人真的少之又少。

双方条件都好,婚姻的起点就相对较高,结婚条件自然可以相应提高。

但如果要结婚的双方条件都一般,婚姻的起点不高,那结婚条件就要相应切合实际。

总之,量力而行,多体谅对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00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