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杀10位摄影师用老照片告诉你30年

高维恩摄年大连交通警察。

《城市印记》

满满都是30年前的老大连

大连的初冬冷暖并无规律,在城市处于一种转换频道的模式时,10位摄影家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的80余幅摄影作品在大连美术馆展出,30多年不断变化的城市风貌,曾经的时代风景,平实而又善良的面孔,唤醒的不仅是那段记忆,更有这个城市的自信。这是纪实的力量,没有了记录,摄影就不剩啥了。

薛家玺摄有奖销售。

薛家玺摄传统的气功表演又在广场上展现。

高维恩摄年大连劳动公园北门。

郝华臣摄《动物园乔迁》年,大连动物园从市内搬迁到白云山风景区。

郝华臣摄《柜台前练兵》年,大连沙河口民勇市场,售货员苦练基本功,用一根绳捆扎罐头、酒类,比时间,比效率。

张凯顺摄服装节迅游。

张凯顺摄八十年代中期的动物园门庭。

邹世伦摄年动物园乔迁盛况。

邹世伦摄老爷车展。

尚占摄,这样简陋的住房,在当时并不鲜见。

尚占摄人民文化宫里的远程电大辅导课,舞台口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录音机。

曹新文摄年的中山广场。

曹新文摄法国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A组第一轮-中国--伊朗。

刁丕仁摄在上世纪八年代中期,有摄录像的婚礼。

刁丕仁摄在那个计划经济一切都要凭票购买的时代,一个家庭能拥有一架海鸥方盒照相机,那就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王秀臣摄《看车人》拍摄于年大钢工人文化宫门前。

王秀臣摄《最后一位读者》拍摄于年甘井子百货附近。天下着小雨,摆书摊的老人在耐心等待最后一位看小人书的小朋友。

王大斌摄.11秋菜市场。

王大斌摄.9摸奖券。

一九七零年代后期,中国的社会面貌开始发生变化。改革浪潮节节高涨,社会的各个方面呈现出新的模样。那时起国民的生活水平在慢慢地提升,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开展,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到了年的跨世纪时期,中国已经基本进入多领域现代化的时代,城市的面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随着快速的发展而产生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让人们来不及回头看看曾经走过的道路。

10位摄影师也是这段时光的经历者,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生活背景,使他们以不同的视角记录下当时的生活场景。20年后再看这些称之为摄影作品的影像纪录,当年的艰苦成为如今厚实的生活积淀,当年的时尚已经被更前卫的表现形式所取代,唯有时代的潮流从未停歇。

这些有意识或无意识拍摄的摄影作品无疑成为城市发展的文献记录的一部分,唤起这些记忆在于让我们不忘初心,更可以激励乐观生活,勇于面对变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