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86年的摩托车安仁还有更早的吗华

一张老照片、一台缝纫机、一辆自行车……每一个老物件背后都有一段时光的记忆,见证了一个年代的发展、变迁。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也是一个老物件,它是一辆嘉陵牌的摩托车,据说是安仁最早的一批摩托车其中之一,从出厂到现在已经有33年了。它有着怎样的故事,我们一起来了解。在永乐江镇排山村村民刘观生家,这辆传说中的摩托车被安静地停放在厅堂里,看上去与一般的摩托车没有很大的区别。摩托车的主人刘观生介绍说,这辆摩托车是年从衡阳买回来的,花了元,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刘观生说,自己之所以能买得起这辆摩托车,与自己的辛苦奋斗是分不开的。他说当时那个年代赚钱不容易,大家几乎都没有钱。自己为了多赚一些钱,只能一边上班,一边务农,从事水稻育种。刘观生说,自己当时是在洋际乡供销社上班,工资一个月有36元,靠工资根本买不起摩托车。买摩托车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水稻育种,自己每年都要种5亩田左右,一亩田有元左右的纯收入。因为洋际离家较远,自己每次下班骑自行车赶到家天都快黑了,为了方便做好水稻育种,所以自己才下定决心买了这辆摩托车。摩托车买回家后,刘观生非常爱惜这辆车,因为当时走的都是砂石路,所以每次骑回来都要擦洗干净,打上油。就算是到了现在,这个习惯也一直保留着,即使自己不骑了,但每隔一段时间,一定要检查一下,给摩托车做好保养。刘观生说,从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这就是当时的“宝马”,自己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非常高。不论是用来拉稻谷,还是走亲戚,或者是顺路带一带同事,办一下工作上的事情……所有大大小小给生活、工作提供的便利,都让刘观生觉得买这辆摩托车很值得。如今,30多年过去了,今年68岁的刘观生已经退休多年,大多数时间是在湘潭带孙子,颐养天年。但是这辆摩托车还是被保养得很好,即使车身有些旧了,坐垫坏了,油箱也因为漏油更换了,但是整个车子一经发动,还是跑得飞快。刘观生为了让车子不因为没有使用而坏掉,会经常在家门口试骑一下,回想一下当年拉风的样子。刘观生说,这么多年,这辆摩托车是真正地融入了他的生活,但也从一个侧面,见证着安仁的发展,自己一路从土路,水泥路,骑到了柏油路。安仁人也从自行车、摩托车,换到了私家小车,人们的出行越来越方便,生活也是越来越好。他说,按照道路交通法,自己这辆车早已超出使用年限,不能上路,但自己还是一直会保养它,保存它,留作纪念。也许,随着私家车的普及,摩托车也会像缝纫机、录音机等等充满记忆的物件,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成为时代变迁的印记。但是生活总是往前,好的摩托车需要人珍惜,才能长存长有,好的生活同样需要人珍惜,让我们勿忘过往,不畏将来。[责编:李嘉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65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