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娃ipad上2分钟买了4份VIP课程

7月16日,大连市民黄女士6岁的孩子用ipad在“出口成章”App上阅读时误操作,2分钟内重复买了4份VIP课程包,花费元。黄女士发现后申请退款,但是直到申诉机会用完苹果方面仍未通过,且对于不通过的原因客服表示“不清楚”。事实上,涉事软件的开发者支持黄女士退款,并提供加盖公章的纸质说明。

6岁孩童2分钟内重复买了4份课程包

黄女士有两个孩子,为了老大的阅读学习,她在ipad中下载了一款名为“出口成章”的App,因为该软件是一款专门为中小学生打造的人工智能朗读平台,所以她6岁的二孩也会使用。

7月16日,黄女士6岁的二孩在使用“出口成章”时,点击了VIP专区,因为ipad与黄女士的iphone手机共用一个ID且是免密支付,孩子点击购买了元/年的课程包,而且重复下单了4次。

记者看到,在黄女士提供的AppStore账单中,两分钟内连续支付出4笔元,共计元。

黄女士发现后,认为这明显是孩子的误操作,遂申请退款。

家长两次申请退款苹果均未通过

黄女士首先联系了软件方开发方,对方表示认可孩子误操作的理由支持其退款,但只能退还实际到账部分,鉴于这笔费用苹果方面尚未进行结算划拨,软件方建议黄女士与苹果方面联系,争取全额退款。

随后黄女士拨打了苹果客服,对方表示很理解黄女士的心情也愿意帮助其申请退款,7月21日黄女士提交了退款申请。

双方的态度让黄女士以为退款会很顺利,但是7月23日她收到处理结果显示4笔均“不符合退款条件”。

黄女士随即拨打苹果客服询问“不符合”的理由,“对方说‘不清楚’,说钱已经到了开发者账户,否则课程也不会马上生效,可能开发者不同意退款。”黄女士说。

双方都声称愿意帮助其申请退款,但是又不通过,黄女士对此非常生气,她回头又联系软件开发方,“对方回复在此期间并未收到苹果方面关于这笔退款的沟通与反馈。”黄女士说。

23日,黄女士再次发起退款申请,次日她收到反馈,仍显示“不符合退款条件”。之后黄女士多次致电“苹果”客服,但始终未获取不符合退款条件的原因,同时她得知这已经是申请的最终结果。

软件开发方提供证明协助退款未果

另一面,黄女士也与软件开发方客服保持着联系,记者通过双方聊天记录看到,软件的客服方面为其申请下来同意退款的纸质说明,这份加盖公章的说明于7月26日发给了黄女士。记者看到上面写着“经审核,本次退款可予以通过”,这份说明证明黄女士主张的退款软件方是同意的。

“但是苹果方面只有两次申请机会,不再接收申请。”黄女士说。

不过随后,黄女士再次与苹果客服联系,她希望对方再给争取一次,也要弄清楚苹果给出的不符合退款条件的理由和依据,这一次是苹果客服最高级别的顾问接待了黄女士。

苹果客服始终未说明“不符合条件”的理由

在黄女士提供的十几分钟的通话录音中,客服依然是“很理解”、“很愿意帮助”、“但是很遗憾”的态度。

通话录音显示,对于“不符合退款条件”的判定依据,最高级别的客服顾问表示“如果同事之前传达的信息不正确表示抱歉”,“是苹果帮您做审核,通过采集帐户信息、付款详情等相关因素进行的综合评估。”客服说。而对于“哪一点不符合”的追问,对方表示“不清楚”,同时表示这已经是最终结果。

通话中,黄女士再三追问软件方同意给退,为何“苹果”不给退。最高级别客服顾问称“这个费用不应该转嫁给客户,如果您需要全额退款,关于剩下的费用应该是由软件方联系对应的部门做处理,而不是让你联系我们的客服中心做处理”。

“这简直不讲理。”黄女士质疑苹果“雁过拔毛”。随后针对此事,她向北京方面进行了投诉。

软件方:愿将所得收入全退还给用户

7月26日,记者与软件开发方取得联系,工作人员证实纸质说明的真实性,同时表示目前针对这笔消费苹果方面并未进行结算和划拨,且这期间也没有任何关于这笔退款申请的沟通和反馈。“事实上,我们也很被动,我们也愿意看到用户得到全额退款,但是我们只能是苹果返我们多少,我们退多少。”工作人员说。

采访中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开发的产品主要是面向未成年人,因此公司方面对于申请退款的条件限制设定的比较宽泛,“比如用户购买后确实使用频率不高,或者能明显判断出系未成年人误购买,都给退。”工作人员说。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为此还特意设定了每周四集中退款时间,“每周的退款金额在-之间”。

另外,工作人员提到,问题主要出在支付方式上,一般情况下通过安卓系统购买的用户,第三方支付基本次日就能到账,因此退款比较及时,而在苹果端,必须通过ApplePay这唯一的渠道来支付。加之苹果与开发者的结算是“次月出账单、隔月结算”,所以结算周期在45—90天之间,退款比较慢。

另外,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若苹果方面不同意全额退,公司方面只能退总金额的68.6%。“因为苹果方面要抽取30%的苹果税,还有1.4%是其他方面的服务费。”工作人员表示。

同一课程包苹果端比安卓端贵不少

另外,采访中记者发现,黄女士的ID购买的VIP课程包是/年,但是在安卓端的应用内价格为元/年,价格差距明显。软件方表示课程包内容是完全一致的,虽然在苹果端价格高出不少,但他们实际能收到元。

软件开发方表示,会积极协助黄女士争取全额退款,如果不成功,将在收到结算后,将全部费用(即元×4)全部退还给黄女士,在此期间,用户可以免费使用VIP课程包里的内容,不会收费。

7月27日,记者联系了苹果方面,并根据客服提供的邮箱发去了采访内容,至记者截稿,尚未得到回复。

另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同一软件方开发的产品,在苹果端的购买价格高于安卓端并非孤例,这也已引起消费者的不满,目前已有中国用户因苹果税和支付方式单一将苹果公司和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该用户称在苹果手机应用商店AppStore购买应用产品时发现,其只能选择ApplePay这唯一的渠道来支付。而且,由于开发者需要向苹果支付交易金额30%的佣金(“苹果税”),相同的应用产品,消费者在AppStore的购买价高于安卓应用商店的购买价。因此,其认为苹果公司的搭售行为和不公平高价行为,剥夺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据了解该垄断纠纷案将与年在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开庭审理。

链接

据《21世纪经济报》报道,坐拥自有生态“围墙花园”的苹果公司,一直坚持封闭生态系统的开发理念。应用商店AppStore是苹果设备上唯一的应用商店,应用程序必须进驻AppStore并通过AppStore来分发;并且开发者必须使用苹果应用内购支付系统,该系统收取高达30%的佣金(即“苹果税”)。

仅今年4月以来,苹果与“垄断”的字眼频繁出现在新闻中。

4月27日俄罗斯反垄断局发布通告称,苹果公司违反俄罗斯反垄断法,将被处以9.06亿卢布(约合万美元)的罚款。该局认定,苹果公司滥用应用程序市场的主导地位,妨碍研发人员研发家长监控应用程序;并且苹果应用商店的准入规则不够透明。

4月30日,欧盟也对苹果发起反垄断调查,直指“苹果税”,认为其拒绝更加便宜的软件上架,让消费者失去选择权。

在美国,苹果公司和游戏开发商EpicGames就AppStore的反垄断之争在5月持续了数周。这起引起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61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