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本电子硬件王SONY从废墟出发
就像并购哥伦比亚公司一样,SONY一直是站在领先地位的;“模仿他人或其他公司,无法开创一条自己的道路,要做别人不做的事。”这个时候,SONY已确定往东京通信工业发展。打开记载SONY的历史书,可以找到一段文章提到“东京通信工业”,这个名称事实上就是SONY公司的前身。战败的年,创建人井深与战前经营公司东京支店七位职员共同出资,在被B29轰炸后的东京,日本桥白木屋百货大楼的一个房间内设立了“东京通信研究所”(其后改为东京通信工业)。创建时全公司的财产不过是井深口袋中的金钱而已。
SONY刚成立时的照片那是一个能够吃饱就很了不起的时代,所以他们就先着手尝试制作和饮食相关的产品,如电锅、烤面包机等等,可是制作每样东西都无法成功。最后,终于出现了第一件商品:电气座垫。这是一个将电线包在两片布料之间的产品,在小商店卖的相当好,对刚成立的“东通研”来说,是非常珍贵的现金收入。
东京通信的门牌接下来制造的是与现在的SONY比较相关的“短波接收天线”。这个很容易装在普通调幅收音机上面,用来接收短波讯号的设备卖的相当好,对未来SONY的发展具有正面的影响。创业不久,支撑“东通工”(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的简称)的业务,就是制造修理收音机所用的配件。然而,井深其实当初最想做的是自己品牌的产品。
短波接收天线当时家电厂商的SONY产品是收音机,当然在公司也引起广泛讨论,是否该踏入制作收音机的行列。但是井深非常反对,主要原因是战后收音机的厂商才刚从战争的后遗症慢慢复苏,所以井深看好的是WIRERECORDER(钢丝磁性录音机)。不过当时具备制作WIRE的厂商,却对井深的计划没有兴趣。不过这样的结果反而比较好。井深在NHK上看到在日的美军,使用刚问市的录放音机,因此也开始开发录放音机的制作。根据WIRERECOREDR的开发经验,井深他们在短短几天内就完成了试制品。
比较麻烦的是磁带问题,不过在实验后已成功完成,在着手开发两年后的年,称为G型机的日本国产第一台录放音机终于商品化,开始上市销售。虽然制作技术非常优秀,但是却卖得不好,好产品不等于畅销品,是井深他们第一次在此学到的经验。在大学刚毕业,职员薪水都未满一万日元的时代,以十七万日元的价格出售,当然是过高了。
G型机H型机最先购买G型机的是法院,而且这是一次订二十台,这是个破天荒的订货量,原因是当时法院相当缺乏速记员。也因为这次的事件,让盛田和井深了解到市场需求的重要性。其后G型机慢慢的以公家机关、学校为中心,开创出一条销售网络。录放音机渐渐小型轻量化,由H型到P型,然后还发展到M型录放音机。而在这个时候,G型录放音机更取得交流偏压法的基本专利权,东通工开始垄断国内市场,并得到大量创业带来的利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