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即将落寞退出历史舞台你还会去KTV
最近,多家媒体报道,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发出《关于停止使用部分涉诉歌曲的公告》,要求KTV终端生产管理商和卡拉OK经营者在10月31号前,删除或者不向消费者提供多部音乐MV作品。例如《十年》、《K歌之王》、《我可以抱你吗》等我们KTV必点歌曲都在删除范围之列。
很多网友表示这一举措肯定对KTV的经营产生很大影响,毕竟其中很多歌曲都是客户经常点的,这样一来,谁还去KTV唱歌啊?
但事实上,在音像著作权发生之前,KTV市场早已走向衰落,早已没有十年前年轻人聚会必去KTV的火爆场景,部分城市的KTV,下午时段上座率即使能达到六成,消费超过一半也是平均年龄65岁的老年人。团购后,人均消费不超过10元。不知道你相比之前,是不是已经很少去KTV了呢?
究其原因,可能是目前更多的娱乐形式代替了K歌娱乐形式,比如智能手机、体感游戏、网络K歌等等,早在几年前王健林就已经预料到了市场的走向,关闭并转让了全国范围内所有的“大歌星”KTV,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的娱乐场所“宝贝王”,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佩服企业家的商业头脑,没错,在一个家庭里,我们最愿意消费的还是在孩子身上。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音乐可谓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展现给我们的形式也在不断的变革当中,你还记得街角那家音像店吗?
最早的KTV,我们叫“练歌房”,在最早开放的一线城市流行,内地接触到最早的是录音机,那时我们开始听到磁带里邓丽君的歌声。
到90年代,流行VCD,用光盘,有话筒,在家就可以看着电视唱歌了。
再后来,我们有了便捷的听歌设备,还能学英语的那种,叫复读机。
嗯,没错,还有它,MP3。
回到现在,我们用手机听歌,网络搜索,链接各种话筒、音响设备,利用各种K歌软件。同样,网络电视也可以下载K歌软件。甚至还有商场里的移动练歌房。
现在,你还有经常去KTV吗?会选择怎样的形式听歌和唱歌呢?欢迎留言与大家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