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机里的记忆
小时候,我很喜欢听故事。记忆里,一台夏普牌的录音机陪伴了我的整个童年。这台录音机比我的年龄还大,是外公托人从国外买回来的。外公对这台录音机很是宝贝,不用的时候,会用一块专门的布罩子把他盖起来。每次使用前,外公都会戴上他的老花眼镜和白手套,拿出配套的软布,细细地擦拭。然后,外公就会给我放我最爱的《大闹天宫》和《黑猫警长》。那时的故事,都是录在磁带里的,放故事的时候,能看到磁带慢慢地从一边卷到另一边,放完一面,翻个面再卷回来。外公的录音机有两个磁带盒,可以一边放,一边录,录好以后,我就会拿去跟别的小朋友分享。录音机上有好多按钮,看起来复杂又神秘,我知道这些按钮不能随便乱碰,怕一不小心就把磁带里的故事给洗没了。
上小学的时候,爸爸从广州给我买回一部“爱华”牌的随身听。随身听是黑色的,像一个小盒子,配了一副同色的耳机,只需要两节五号电池,就能播好几个小时。我开心极了,出去玩的时候,会把随身听一直带在身边。因为有了随身听,我不再仅仅局限于听故事了,我买了很多磁带,开始听流行音乐,范晓萱是我喜欢的第一个歌手。之后,CD机开始流行,初中那几年,家里全是周杰伦的CD唱片。CD最大的好处是不会卡带,省去了修复磁带的麻烦。CD机外形很好看,但没有随身听那么方便携带。因此,很长一段时间,磁带和CD我都在听,难以取舍。
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我有了第一个原版的英语故事磁带《狮子王》,也有了第一台复读机。我现在仍然记得当时的广告词:“步步高复读机,学外语更容易。”复读机的作用是,你不需要自己倒带,就可以反复听你想听的内容,省时又省力,是那个年代学外语的神器。刚一上市,就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捧,风靡一时,几乎是人手一台。
依然摆放在家中的录音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资源逐渐丰富起来。音乐软件的诞生,让我们能够从网络上下载歌曲,于是MP3出现并迅速占领了市场,随身听和CD机逐渐退出了我的生活。MP3体积小、容量大,而且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单曲组合在一起,同学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传输进行分享,使用非常方便。即使上大学的时候,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可以把音乐下载到手机上,但更多只是用音乐当铃声,MP3仍然是听歌的主要设备。
参加工作以后,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意味着新的时代到来。便携式的娱乐方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听歌,一部手机涵盖了电视、广播、书籍、唱片、游戏等各种功能。然而,科技进步带来的也不仅仅只是娱乐方式的改变,更多的是通过支付、出行、购物习惯的改变,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再回望曾经守着录音机听故事的日子,听,未来可期!
作者单位:中铁成都设计院
发布:中国经贸融媒体中心
责编:明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