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第14集拍出人性,周蓉真自私,
第14集,周家儿女有了不同的人生。从此以后,他们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周秉义和周蓉都考上北大,周秉昆成为酱油厂的业务员。
同样是周家的孩子,他们仨已经是两个阶层的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周秉义周蓉是劳心者,周秉昆是劳力者。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儿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普通的一天。周秉昆去买录音机,决定给自己充电的那一天,路上遇见了被逮捕的水自流和骆士宾。他想到,从这天起,郑娟没了经济来源。
那一天,周秉昆决定做郑娟的天使,他偷偷将传家宝卖了元,也放弃了学习深造的打算。
如果没有周秉昆,郑娟活不下去。如果没有郑娟,周秉义周蓉也没有心思考大学。
哥哥和姐姐能考上北大,周秉昆和郑娟都是幕后功臣。
第十四集的内容繁杂,接下来,我将以人物为切入点,分析一下这一集的看点。
1.周秉昆的困顿
蔡晓光向周秉昆求助,让我看到周秉昆的困顿。
他就是个要人脉没人脉,要金钱没金钱的普通人(没有说有钱有人脉就不是普通人)。
蔡晓光能解决政审问题,靠的是周秉义的关系,是秉义托郝冬梅办的事。
蔡晓光完全可以绕过秉昆,直接找秉义的。《人世间》没有这样做,估计是在强调秉昆的无力。
第14集用各种细节暗示周秉昆的困顿。
他是酱油厂的业务员,希望和肖科长签单子,看不惯肖科长揩春燕的油,秉昆和肖科长起冲突,这个单子自然黄了。
肖科长提到秉昆所在的酱油厂效益差,“大河没水小河干”,可以推测秉昆的月薪依旧不能打。
年,秉昆说他两个月的收入不到48元。
在年,秉昆的收入没有明显上涨的迹象,可以看出他花八十多元买电风扇,是相当奢侈的消费。
一方面是周秉义周蓉如愿上大学,人生有了更多可能,一方面是周秉昆为养家糊口任劳任怨。
周秉义和周蓉也不一样。周秉义会给家里寄钱的。
秉昆给周家当孝顺儿子,他的困顿受穷,也能让我们看到周蓉的自私。
2.周蓉的自私
关于周蓉的自私,我已经写过两千字长文了。
这里再简单补充一点吧。周蓉对冯化成是真爱,他在台上朗诵,周秉义告诉周蓉,“蔡晓光上大学求冬梅”的事,周蓉示意他闭嘴。
她的所有心思都在冯化成那里。
蔡晓光承认,周蓉利用自己,他也乐于被周蓉利用。
有事蔡晓光,无事冯化成。一个拥有周家最强悍基因的个体,周蓉看不清周秉昆在经济方面的困顿,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第一集中那个通人情晓世故的周蓉,嫁给冯化成之后,真是越来越不会做人了。
周秉昆在吉春火车站接她,周蓉依旧会和周秉昆同打一把伞。这个小细节证明姐姐和弟弟的亲密。
然而,他们的亲密并不能解决周秉昆的困顿。
3.冯化成的诗歌朗诵
坦白从宽,我是冯黑。
冯化成在北大朗诵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讽刺味。
冯化成朗诵这首诗歌,也能看出他的虚伪。他真的会将“过去了的”变成“亲切的怀恋”?
我像鲁豫一样不相信。
请注意,当冯化成念这句“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人世间》主要把镜头给了蔡晓光和周蓉。
这说明,周蓉和蔡晓光会怀念过去。
周蓉会怀念那段吃苦受穷,有情饮水饱的日子,而这未必是冯化成怀念的日子。
这段交叉剪辑也在铺垫周蓉和蔡晓光的感情线。
在吉春火车站,蔡晓光偶遇周秉昆周蓉他们,他见到周秉昆直接喊“小舅子”。
这个称呼在暗示蔡晓光是周蓉的官配。
只是周蓉现在还不明白,她喜欢的诗人,不配做她的爱人。
自从周蓉和冯化成在一起,她也成为周家的煞星,只会带来负担,没有任何贡献。
4.蔡晓光的求助
年,周秉昆离开木材厂,能顺利成为酱油厂的员工,离不开蔡晓光的帮助。
当蔡晓光向周秉昆求助时,周秉昆必须要帮他。周秉义感到为难,依旧会义不容辞。
周家祖训注重德行,家风有报恩观念。
冯化成在北大朗诵诗歌时,《人世间》用了交叉剪辑,此时此刻,蔡晓光在工厂劳作。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这是诗歌的浪漫,不是人间的真理。
如果没有郝冬梅的仗义相助,蔡晓光根本无法顺利上大学。
“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5.郝冬梅是个好姑娘
郝冬梅是个好姑娘。
我看到有人吐槽郝冬梅在吉春上学,竟然没去探望李素华。
我觉得这是误解郝冬梅了。
《人世间》没有拍,但不代表郝冬梅没有探望。
周秉义去郝冬梅家吃饭,郝妈就问秉义,“你妈妈现在怎么样?”
郝妈知道李素华患病,信源只能是冬梅。冬梅说秉昆郑娟照顾一个植物人,两个小小孩,她对周秉昆的生活状态是了如指掌的。
或许有人说,郝冬梅通过书信也能得知这个信息,不代表她会亲自探望婆婆。
这样说也对,但这不是郝冬梅会做的事。
一个能对陶俊书以德报怨的善良女子,在婆婆成为植物人后,郝冬梅再忙也会去探望的。
冬梅是热情善良的小天使。她知道周蓉冯化成要住旅馆,说她家还空着几间屋子。
这里面有郝冬梅的善意,她是把周蓉冯化成当自家人的。周秉义拒绝了冬梅的建议。
冬梅是他的妻子,也是省长的女儿,周秉义一直想要寻求一种平衡。
周秉义要求自己要靠实力闯出一片天,不希望被人当作省长的女婿。
6.周秉义的温柔
周秉昆与郑娟结婚,周秉义是助攻。
李素华成为植物人后,周秉昆就在周秉义面前夸赞郑娟。
如果你的记忆力足够好,你会想到,周秉义并不同意周秉昆和郑娟结婚。在第13集,周秉义千里迢迢去重庆找周志刚,这说明郑娟已经用人格魅力征服了周秉义。
周秉义是郑娟和周秉昆重要的支持者。
周志刚回到家就看郑娟的手。
我猜测有一种可能,周秉义与周志刚交流时,他强调了郑娟为了周家,双手都磨出了厚茧。
我在文章就分析过,周秉义和周蓉不一样。他在两年前就知道李素华患病的信息。作为李素华最疼爱的儿子,回家探望母亲才是他的必然行为。
否则,我们根本无法解释,周蓉见到母亲会在床边泪流满面,而周秉义的表现内敛太多。
周秉义在北大上学,每天的学习时间高达18小时。
这个学习时间,也能看出周秉义确实是好大哥。我们应该想到,那么忙的一个人,还会答应妹妹去听诗歌朗诵。
这是亲哥的修养。
7.郑娟,周家的功臣
本来不打算写郑娟的,我计划要专门为她写一篇长文。
李素华能醒来,郑娟功不可没。
一个长期卧病在床的人,身上很容易起褥疮。郑娟能让李素华红光满面,需要付出相当多的体力。
周志刚是个明白人。
他同意周秉昆与郑娟结婚。因为他明白郑娟劳苦功高。没有郑娟默默为周家付出,周秉义和周蓉都很难安心考学。
周家能出两个北大学子,离不开周秉昆和郑娟。
我曾分析过,周志刚认可郑娟,在第八集就已经埋了伏笔。
周志刚去贵州见冯化成,他就明确提到,周家祖训是德行第一,做人要懂报恩。
郑娟对周家的付出,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恩情。同意秉昆与郑娟的婚事,就是对郑娟最大的认可。
除了上面的一些人,第14集还让我们看到春燕的困顿,花姐的谄上欺下的丑恶嘴脸。
每个人都有起起落落,春燕虎落平阳在所难免。
花姐落井下石,让人看到世态炎凉。
春燕与花姐的那段戏,让我愤怒。
好希望春燕的春天快快到来,二月春风似剪刀,春燕好好用剪刀修理一下这朵“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