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觉得很厉害的高科技,现在几乎销
现代生活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小时候觉得无比厉害的“黑科技”,现在却早已被淘汰。
下面这几个被智能手机替代的电子产品,你还有印象吗?
万能充万能充真的算是时代的眼泪了。
河南一个18岁的高中生陈天晗在年的时候发明了万能充。
他也因为这项发明被保送到了清华大学,当时的手机都是可拆卸的,万能充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不分型号,不分品牌都可以用。
手机原装都是自带两块电池,一个在手机里面充电,一个用万能充充电,可以做到无缝衔接。
以前商店里会有一面墙全是万能充充手机,好壮观,五颜六色的灯在闪。
当时有手机的学生们可以说人手一个,上课不小心外放音乐,情急之下不是去点暂停,而是直接扣电池。
当年手机死机之后,倒腾倒腾气坏了还是不行,直接把后盖一撤,电池一拔就好了,真的是屡试不爽。
如果不是不可拆卸电池,这个东西会一直火,价格便宜而且方便。
不过随着手机一体化的兴起,曾经的万能如今变得无能,万能充最终还是退出了舞台,成为了一代人青春的回忆。
BB机在以前没有手机的时候,大家都是用电话联系,但是安装电话也是很贵的,所以那时候也就家里条件比较好的会在家里装上电话,一般上大家都是用公共电话来联系。
电话受限制太大,于是方便小巧的传呼机应运而生,因为会发出哔哔的声音,所以更多人习惯把它喊作BB机。
在当年一个月工资只有几百块的时候,一个传呼机的价格就要多块钱,属于奢侈品了。
当时年轻人的时尚就是牛仔裤,呼机别在口袋里,只留个夹子在外面,再配根手绳栓在腰上,有没有人呼你是次要的,但掏出呼机看的姿势必须潇洒。
我爸当年也有一台摩托罗拉的BB机,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放学回家以后,用家里电话打人工寻呼台,然后在电话旁,等我爸打电话回来,跟他确认当晚要不要回家吃饭。
因为BB机太火了,当时还流行仿制BB机外型的电子表,能看时间和秒表啥的可以当闹钟,能响能照明,当年不少同学买。
当初很多人囤了bb机然后打算被炒热后卖高价的,结果谁知道第二年就出了手机,据说每个地方都有这样囤BB机被手机背刺的小可怜。
BB医院在自建寻呼台在使用。医院电磁情况复杂,bb机算是最好的最便宜的解决方案了。
复读机曾经学生时代基本人手一个的复读机,不知道还有人记得吗?
上学时候英语听力都是磁带,复读机也就应运而生,相比录音机音质更好,功能也更强大,可以部分循环播放,还能录一两分钟的录音。
当年老师要求英语听力,花了父母一个月的工资,步步高的复读机,还送了一个带着两个小卡子的耳机。
英语磁带没有听几回,反而成了音乐启蒙,听起了流行歌曲。
还记得拿到复读机的时候玩的不亦乐乎,守着电视机的点播台,一有周杰伦林俊杰的歌就马上录下来。
一两分钟的歌能听好几天,电视机的扬声器就是垃圾音质,录下来更垃圾,再加上垃圾的耳机。
全损音质但依然是我的童年音乐启蒙。
不过谁知道这么贵的玩意还没有买多久,磁带就被淘汰出局,复读机也被放到角落里吃灰了。
MP3mp3就是一个可以听歌的小型播放器,因为体积轻巧,便于携带,十分的受欢迎。
刚开始的mp3是装电池的,后来发展为可充电的,容量也从刚开始的二三十首歌发展为后来的几百首。
那时候的播放器不能联网只能靠下载。
还记得那时候听歌都是免费的,没有什么VIP,任何音乐都可以搜到。
只要听见好听的歌曲就会默默记下来名字,专门到网吧把歌曲下载到MP3上。
这玩意方便小巧,比复读机便携太多了,基本走到哪听到哪,上自习课的时候默默戴上耳机写作业,感觉自己就是全班最靓的仔。
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MP3的功能被完全取代,但是还是怀念当年那个没有会员,没有版权,畅享音乐的时代。
VCD和DVD当年电影院的票价太贵,很少能去的起,一般都会选择去影音店租碟看电影。
VCD和DVD就成了和电视必备的搭档,看碟专用。
那时候租碟子首选就是好莱坞大片,《侏罗纪公园》、《大白鲨》、《狂蟒巨灾》...
其次就是经典港片,林正英系列是小时候的最爱,一群小屁孩缩在一起看得惊叫不断。
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功能强大起来,看电影可以做到随时随地,VCD也渐渐销声匿迹了。
结语看着这些以前的“高科技”产品,感觉一切就像在昨天发生的那般,但却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很多年了。
不知你曾用过其中的几种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