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4年,行程46亿公里,细说伽利略号
年9月21日,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著名的木星探测器伽利略号,结束了对木星长达14年的太空之旅,以一种自杀的方式进入了熟悉的木星大气层,完美的结束了对木星的探测之旅。
在伽利略号团队的科学家眼中,伽利略号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机器,而像他们的孩子一般。许多参与伽利略号的科学家都留下了眼泪。伽利略号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一开始就带来了许多的烦恼,曾经被指责航天史上最昂贵的失败,但是,浪子回头,发回了许多关于木星的资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木星、对太阳系的认识。
走向太空一波三折
伽利略号的筹备计划始于年,原计划发射日期是年,然而,由于经费、飞行设计修改,使得发射推迟;到了年时候,又发生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事情,又不得不推迟两年,直到年10月18日,伽利略号终于发射了,但受到航天飞机爆炸的影响,NASA否定了使用火箭推进器的方式,采用了更为保守的行星引力加速前往木星,虽然节省燃料,但是,也花费时间。
6年后,年12月7日,终于到达了木星的轨道,然而,一切才是刚刚开始,伽利略号产生了严重的故障,主天线没有打开,这直接威胁到对地球数据的传输,科学家尝试用其他方法也没有打开,最终,只能压缩数据,使用副天线传输。
另外一个故障是录音机的故障,曾经在倒带的过程中卡住了15个小时,之后,科学家都找到了相应的处理方案。伽利略号团队灵活解决所发生的一些故障,也是伽利略号取得成功的关键。
伽利略号的装备
伽利略号的研制经费高达13.6亿美元,在探测器上装备了许多专业的仪器。整个探测器的总重量为2.吨,分为轨道器和再入器两部分,轨道器上主要是环绕木星飞行,大部分科学仪器也在轨道器上,包括固态成像相机,近红外测绘光谱仪,紫外光谱仪,光偏振计辐射仪,磁力计,高能粒子检测器,等离子体研究,等离子体波子系统,粉尘检测器,重离子计数器,研究木星的磁场、云层、大气等,还负责拍照。
再入器负责深入木星大气内部,携带测量大气的各种科学仪器,虽然,也考虑了对木星大气层中恶劣条件,加强了防护,比如使用了占再入器三分之二质量的防护外壳,但是,在降落57分钟之后,被木星大气层热力烧毁。但是,还是传回了许多关于木星大气层的数据。这有点像苏联的金星计划中着陆器,在金星着陆时间不过1-2小时左右,然而,都争分夺秒地探测到了重要数据。
伽利略号的发现
年7月,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被木星地引力吸引,撕成20多块碎片,最终撞上了木星,这个时候,伽利略还在前往木星地途中,依然拍下了很多照片,让人类近距离看到了世纪慧木大相撞。
伽利略号测量了木星的磁场和大气层,获得了第一手的数据。当然,伽利略号最大的发现还是在木星的卫星上,在木星的卫星木卫二欧罗巴上,通过对木卫二地磁北极点的研究发现,科学家猜测木卫二地表之下存在水层,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木卫二是否存在生命的猜测。
科学家甚至猜测木卫二的表面是一个冰层,在冰层之下,可能是一个覆盖全球的流动的海洋,深度达50千米,这就产生了生命存在的猜测。
为什么选择烈火焚身
伽利略号是一个劳苦功高的探测器,历经14年,环绕木星34次,在太空中飞行46亿公里,它也成为了NASA发射的最成功的探测器之一。
在这背后,伽利略号核动力电池功不可没,22.7公斤的放射性铀-,连续为探测器供电14年之久。伽利略号选择结束探测生涯的一个原因便是核动力电池将要用完。而为什么要冲入木星呢?
伽利略号冲入木星,烈火焚身,可以避免留在原来的轨道上撞向木卫二,而木卫二则是伽利略号发现的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影响那里可能已经产生的或没有产生的生命。
伽利略号后继有人
NASA之后发射了朱诺号木星探测器继续着伽利略还没有完成的探测任务,朱诺号在年发射,到目前为止,还在进行着延长的任务,人类对木星的认识也会在不断地探索过程不断增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