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兴平那些年难忘的收音机录音机
作者:西江月来源:高谈可论
本人最早见到的收音机是小型便携式半导体收音机,虽然不至于装在衣服插口,但可以方便装在随身包里,随人一起工作生活。过去俗称的“半导体”这样解释,半导体:意指半导体收音机,因收音机中的晶体管由半导体材料制成而得名。
小时候还在大队见过扩大机,每次大队长通过它“喂喂喂,通知通知通知…”讲话前后通常都是收听广播电台,在高音喇叭上播放,这个能让声音传播的工具,声名远扬的关键工具之一的扩声器,为了散热掲开铁皮壳子,里面有一些类似电灯泡一样的物件,既发光也发热,这可能就是电子管吧。
而家用的半导体收音机能够缩小,跟晶体管代替电子管有关。想起以前,人们消遣型消费方式那么稚嫩,站在历史高度看问题,以前人们拼搏奋斗的目的,由吃饱饭到能穿暖,再到居住环境改善,这个情怀倒是没变,至于消费方式和追逐目标,总是有那么些人类迷惑行为,不可思议吧,也许以后人类,回溯我们现在的思维文明也是如此罢!
回看总是用来摆放家中显要位置最贵重的物件:50~60年代是收音机,70年代末是双卡录音机,80年代是黑白电视机,90年代是CD音响,彩色平面直角电视机、录像机、功放、音箱组成“家庭影院”,VCD、DVD,21世纪以来有了薄、大屏的液晶显示器、电脑、互联网兴起,智能手机……
到不同时期的客厅里看一看,就能了解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概,以及追求物的变化状况。旧时人才买回一堆二级管、三极管、电容、电阻一类的东西,就能组装收音机、电视机。上海、北京、南京等地的一些无线电工厂先后生产出“春蕾”、“熊猫”、“飞乐”、“红灯”等半导体收音机曾经都是耀眼的时尚,是富贵人羡慕的名牌,还是令人趋之若鹜的潮流倾向。
年,我国第一部国产半导体收音机研制成功,这才为收音机普及做出来贡献。年左右是收音机市场发展的高峰时期。
预示着半导体收音机命运的黄金期就在这一时期,家家户户都有,而且是最常用的奢侈品,被热捧为“戏匣子”就是它,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消遣对象。人们对时事政治的了解,对三夏大忙的天气预报,以及时间乃至几乎所有的信息源,无不是从收音机获得。
少年儿童可以定时收听少年儿童广播,小说连播也是喜闻乐见,比如路遥的《人生》,大多数人正是通过广播听说。当时人尽皆知“高加林刘巧珍,老婆老汉逛县城”,收音机使平民化大流行最为普及。王刚讲解《夜幕下的哈尔滨》,“昨天书说到…”名扬天下;单田芳老师评书举不胜举,脍炙人口更是家喻户晓;我们少年时,对民族英雄岳飞的崇拜,正是从收音机里《岳飞传》开始。
喜欢听戏的传统戏迷,最爱收听戏曲频道,选择收听自己喜欢的唱段。戏曲的魅力在于重复听闻,越听越爱,不像现在的影视小说文艺,一遍也就够了。收音机传播了很多雅俗共赏的东西,它对人们的影响几乎没有副作用,基本发扬积极向上正面的能量。通过收音机,群众获得巨大的信息源,学习了用之不竭的知识动力,还宣传净化心灵,关键是对文艺的感悟,可谓上善若水,静水流深。
一句话,过去人们消遣以及对信息获取渠道,几乎都来自于半导体收音机,茶后饭余,闲暇时光,甚至吃饭中睡觉时,莫不以收音机为伴。人们对收音机的依赖,不亚于现在的手机,一段时间里,它几乎成了人们社会活动的全部。收音机这种工具,它是默默无闻只讲奉献,它是幕后英雄,从不出现台面。看不见阳春白雪,只听到曲高和寡。
年至年,随着录音机和电视机的发展,晶体管收音机销量逐年下降,电子管收音机也趋于淘汰。收音机款式从大台式转向袖珍式,事实上也从未间断过。时至今日收音机还有一定市场,不会上网的老人,除了看电视以外,晚上睡不着觉,还是会用收音机解闷,只是现在的收音机功能很多,最起码都具备读卡功能,能够随时听戏。
曾经风靡一时广为流行的,磁带式录音机甚是畅销,大有取而代之收音机可能。大街小巷遍布磁带店,记得太平洋影音公司家喻户晓,它的磁带就是时髦代名词,聚集海内外歌星啊,不断推陈出新唱片磁带,俊男靓女喇叭裤花衬衫,长头发飘起来,提个录音机花枝招展迎风飘扬,路边树荫下草丛上,迪斯科嗨起来了…
为了玩出新花样,磁带店里不但卖新灌制的磁带,还出售空白录音磁带,再置上一个双卡录音机,有偿帮助顾客复录制想要的歌曲,总费用当然低于原庄(装)正版,过去没有什么知识产权一说。有钱人就自己买一个双卡录音机,不但体积大,还音质好一点,关键是想录就录,显得高级倍有面子。好景不长,红火过不了几年,普及率不及一半家庭可能,便被数字化雏形的“CD”取而代之。
这种新型的音响,体积更大,做工美观工整,关键是它的音质跟现在的感受距离较近,比过去录音机音质,那是无与伦比的优秀。价格昂贵让人珍惜,摆放在客厅就是奢侈品标志。用CD唱片取代了磁带,自此磁带只有英语教学用,直到电脑数字化革命。可是技术突破势不可挡,日新月异的创新又使VCD置换掉CD,周期刷新率猝不及防啊!
收音机—录音机—CD—VCD—数字互联网技术,环环相扣不断创新。而且现在人视野更宽,不仅局限于传统听觉、视觉,还要不断增加新的未知领域的体验感,消遣生活方式更加广泛。比如户外探险,登山旅游等,说不定将来往返星际呢,向更大更高更深的宇宙探索,看看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无论有多少向往享受,总有基础功能“听”,形式再如何善变,听觉体验只能越来越高级。
即使今天,当我们眼睛疲累了,有时候也会用手机听一听歌曲,或者只听一听音频,或朗诵或戏曲。这其实就是对收音机方式的怀念和留恋,说不定手机消失以后,半导体还在,反正收音机从未远离人间。
(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