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这个痛快做真流氓的老炮儿,消失这么久
“我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说好话,讨好谁,我就是为了让内心舒服。”被大家称作是文化痞子的王朔曾这样说道。王朔可不是一般人,读他的作品你能感受到到猛烈的反骨气息,读他这个人更是“流氓”。
大院里的坏孩子年8月23日,王朔出生了。王朔来自一个相当不错的家庭,父亲是军校部的参谋,负责教战术,常年累月不着家。母亲是穿白大褂的,忙着救死扶伤,半个月回一次家。
在王朔正式记事前,他就被送去了保育院,因此父母对他而言是陌生的,是长大后才有的概念。
从小在保育院长大的王朔,曾天真的以为,自己不是父母生的,而是来自一个专门生孩子的工厂,他被生出来后就被送到保育院养大。
王朔几乎不认识父母,直到十岁,他才知道自己爸妈是谁,王朔曾回忆自己的父母:“我爸就是一军大衣,我妈就是一黑呢子大衣。”
王朔小时候有次突然发起高烧,学医院,后来医生检查才发现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年幼的王朔在没有任何家属陪伴的情况下被推进了手术室,他委屈又愤怒。
那时他的妈妈正在为其他病人做治疗方案,医院,王朔已经做完手术了。面对妈妈,王朔说他不想原谅她。
作为一个孩子,没能在父母的羽翼下长大,王朔心里多少是不痛快的。唯一值得慰藉的就是,没有父母的管教,王朔获得了无穷的自由。这种对自由的习惯一直延续了一辈子,让王朔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存在。
王朔是北京部队大院的孩子,这个部队大院是总参军训部大院,因此大院子弟们自小就接触军事知识,平时玩的也是军事游戏,读的也是如《张国熹回忆录》、《丘吉尔回忆录》等。
没有父母的管束,王朔在军事氛围浓厚的部队大院里很早就学会了打架,是大人眼里的坏孩子。
别看王朔后来成了鼎鼎有名的作家编剧,上学的时候他可是老师眼里一盏不省油的灯。
王朔在北京念小学时,嫌语文老师长得丑,就是不抬头看老师,老师让他写作文,他在一边玩自己的东西,等老师来责问,他脱口而出:“我打腹稿呢!”
这样的事情多不胜数,为此老师非常不喜欢王朔,而王朔也对老师各种不满,最后僵持不下王朔便转了学。
郑晓龙、叶京都是与王朔一同长大的好哥们儿,也都是大院子弟。王朔与他们在北京城里乱窜,打架喝酒样样不落。跟很多男孩一样,王朔也有着当大英雄拯救世界的理想,只是后来却是在文学世界里过了一把英雄瘾。
痛快做流氓王朔高中还没上完就因参加“四五运动”进了局子,一蹲蹲了三个月。王朔的父亲气得不行,让王朔滚去部队。后来王朔就去参加了海军,但只是那的一个卫生员。
王朔年轻时就很痞,在外人看来吊儿郎当的,特别不靠谱。但王朔却还挺受欢迎,从小就被浸泡在军事氛围里,也在母亲处听过各种医学案例,满口北京话的他总能给别人讲各种故事,把人家逗得合不拢嘴。
开“大会”讲用会原本是件严肃的事情,但照样能因王朔而嬉笑连连。王朔写的发言稿在别人看来“很不正经”,满是北京方言与街头巷尾的笑话,他在台上一开口,台下的人就哄笑起来。
王朔年轻时从未想过要当个作家,在离开军队后他去了南方做生意,用着部队给的三千块去汕头买了录音机,三百块的录音机拿到北京卖六百。
王朔倒卖商品赚过点钱,但没过多久就频频遭遇失败。他想转行当出租车司机也没成,原本对当作家不感兴趣的他想着自己要吃饭就开始拿起了笔。
年,王朔发表了一篇作文《等待》,最后被发表在《解放军文艺》上,原本王朔只想要练一练笔,没想到就被刊登出来了。
后来他看见有人在看《解放军文艺》,他看见自己写的文章说那是他写的,对方不信,说那里边的都是作家,而王朔看起来像个痞子流氓。
王朔的作家道路真正开始步入正轨是在《空中小姐》后。年,王朔写完后投到《当代文学》,编辑龙世辉看过后被王朔写的那句话惊着了:“我认识的时候,她十三岁,我二十岁。那时我正在海军服役,是一个扫雷舰上的三七炮手!”
但王朔原稿只有三万多字,龙世辉嫌内容不够,便退回去让王朔再充实充实,王朔又多写了七万来字。
写完后再拿到编辑部却发现龙世辉退休了,新编辑章仲鄂嫌新稿有点太复杂让王朔再改改,王朔烦了索性把原稿拿出来发表。
年2月,王朔的名字出现在《当代》杂志上的年度当代小说评选名单里。王朔拿了新人新作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王朔写成《空中小姐》后没多久又完成了小说《浮出水面》,之后的几年间又陆续发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玩的就是心跳》等作品,均反响颇大,按王朔的说法即是:“真没想到,后来,一不留神儿,成了腕儿了。”
但由于王朔反常的用笔与文风,批评声也随之而来。
王朔写的爱情故事里,男主角一般都痞痞的,像他自己,说话没个正经,平日里也无所作为。
有人曾撰文称王朔写的男主角对社会无正面影响。且王朔的小说还被称“色情”,王朔因此被看作是文人流氓,有个女编辑甚至表示不敢跟王朔约稿,原因是怕他强暴自己。
这样的标签被死死地贴在王朔身上,到最后王朔无奈又不耐烦,干脆痛痛快快地做起了“流氓”。日后当众骂记者,骂名人他都干了,因为他觉得:反正是流氓,那就当到底好了。
如今的王朔近些年,王朔已很少活跃于公共视野,从年写完《我的千岁寒》到15年,王朔只出现了一次,还是为了老友徐静蕾的《有一个导演只有我们知道》上映。
现在王朔已六十多岁了,他安然地过着“退休”生活,保持着早睡早起的习惯,偶尔跟发小喝上几盅。王朔还养了一只小猫,看着小猫长大他心里就欢喜,他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