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云丨走进汽车音响发展史前篇
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发明汽车音响系统的,并不是新兴音响公司,也不是汽车制造商,而是一群发烧友与技术极客,他们淳朴的愿望就是在驾驶过程中能够听到音乐。因此他们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如何将电池供电的收音机固定在仪表盘上。
汽车音响开拓者当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根本不是如何打造最顶尖的声音体验,而是如何让扬声器在行驶的车辆上正常工作。
当时的收音机,体积相当巨大,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电池供电”并不是“可携带”的意思。这类收音机通常是一个大罐头,内含需要高电压和笨重的蓄电池才能运行的热力真空管。与其说这个收音机是安装上去的,不如说是搬上去的更贴切。
接着,行业人员便不断探索,寻求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关于哪家公司率先推出了定制的汽车收音机,历史上众说纷纭——有的说是雪佛兰(Chevrolet)在年设计的,有的认为第一台专用汽车收音机出自年诞生的Airtone3D公司。
▲年代雪佛兰的车载音乐广告
不过,各方一致同意,汽车音响的真正突破来自美国加尔文制造公司(GalvinManufacturingCorporation)于年推出的摩托罗拉(Motorola)*Model5T71。它成为了第一款在商业上大获成功的车载收音机。
他们最伟大的成就,并非在于为汽车音响增加了什么,而在于消除了什么。那时,汽车音响的声音会受到汽车其它部件的干扰,充斥着大量的静电噪音。公司创始人保罗·加尔文(PaulGalvin)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隔离收音机的内部结构,从而提供一种没有电子噪音的聆听体验。所有历史资料均显示,加尔文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而且,就当时的审美角度看,摩托罗拉的外形十分优雅美观——遥控装置安装在仪表盘上,而扬声器和那些巨大的蓄电池则隐藏在乘客脚下。
▲摩托罗拉5T71车载收音机
有了摩托罗拉,司机们在驾车途中可以通过单声道调频收音机聆听GlennMiller和DukeEllington的音乐,并且再也不会受到噪音的干扰——这足以在汽车收音机领域掀起一场革命。
▲人们开始在车上享受当时最流行的爵士音乐
从满是杂音的调频收音机,到伴有跳针现象的磁带录音机和CD播放器,再到世界级的数字播放器,实际上,汽车音响的历史几乎与汽车本身的历史一样长。
随着人们对汽车音响的需求不断攀升,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期,汽车音响已然成为汽车的一项标配。不过,安装汽车音响依然成本高昂且费时费力,而所谓的“音质”根本无从谈起,因此那时的汽车音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年,又一款鼓舞人心的电池供电装置横空出世,RegencyTR-1是地球首款量产的晶体管收音机。年美国德州仪器和IDEA的合作研发。当时的售价是49.95美元,属于奢侈品。
▲电池供电装置RegencyTR-1
作为第一款晶体管收音机,RegencyTR-1用固态电子元件替代了原先的热力真空管。因而无需再对烦人的灯丝进行加热,司机们便能够随时随地用这款口袋大小、塑料材质的收音机聆听摇滚乐。RegencyTR-1标志着汽车收音机在尺寸和效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为后来的汽车HiFi音响奠定了基础。
50年代至60年代早期,单声道收音机依然是汽车收音机的标准配置,不过有些汽车已经开始在后车厢安装一个额外的扬声器,并通过延迟该扬声器的声音来实现“回声室”效果。
年,日本品牌歌乐(Clarion)推出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立体声汽车音响。尽管早期的汽车音响还没有抓住要点,依然保留了在前后车厢安装扬声器的布局,但不久之后就演变为在车门和仪表盘上安装成对的扬声器,司机们也终于能够享受真正的立体声音效。
这是一个绝佳的好消息,就像当时红极一时的乐队对于音乐的执着探索一样。
▲平克·弗洛伊德(PinkFloyd)
▲披头士(TheBeatles)
众多生产商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汽车唱机,但都以不同程度的失败告终。
▲克莱斯勒HighwayHi-Fi汽车音响,当时售价近美元
(相当于今天的1,美元)
克莱斯勒HighwayHi-Fi汽车音响能够播放特制的转速为/3转/分的7英寸超密纹唱片,该唱片每面能够储存时长为45分钟的音乐。
但由于HighwayHi-Fi只提供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专辑,并且为了减少跳针现象而使唱片凹槽承受过高的针压,因此很快就被市场所淘汰,其短暂的寿命只从年维持到年。
不久之后,飞利浦和美国无线电公司都推出了能够播放标准的45转唱片(转速为45转/分)的设备。飞利浦先发制人,推出了吸入式CD播放器——Auto-Mignon。
捷豹E-type也配备了这种唱机,并且请到当时著名的拳王穆罕默德·阿里来代言。
▲拳王阿里
美国无线电公司的AP-1设计非常巧妙,配备了能够插入14张唱片,并且能翻转播放的换碟机。但该设备同样要对唱片施加大针压才能避免跳针,因此唱片很难长期使用。
在最初的几十年,汽车音响始终在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落后于家居音响。家居音响的爱好者们可以随时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而在汽车里,司机们只能完全指望电台主持人一时的心血来潮。
▲当时的黑胶汽车音响,手动换碟
当时流行的黑胶唱片并不适合在汽车内播放,因为黑胶唱机需要依靠钻石唱针来读取和记录唱盘凹槽(不到二十分之一毫米)里的音频信号,这个过程极为精密,不能出现任何细微的外界振动。不过,生产商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
年,在人们期盼已久之后,别具一格的美国发明家“疯子”蒙茨伯爵(Earl“Madman”Muntz)发布了他的匣式录音机——Autostereo。
▲美帝20世纪最大名鼎鼎的疯子商人(TV一词的发明者)
▲当时STEREO-PAK产品的宣传广告
作为首款汽车磁带录音机,Autostereo采用专利的Stereo-Pak四轨磁带盒。一时之间,司机们能够不间断地循环播放整张专辑,而不用担心跳针。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不过不久之后,汽车音响领域又涌现出其它神奇的创新。
年,飞利浦(Philips)推出了小型卡式磁带;年,美国无线电公司(RCA)、摩托罗拉(Motorola)和福特(Ford)联手推出了全新的汽车用Stereo8(即八轨磁带盒)。虽然这两款创新产品在技术上不如Stereo-Pak,但二者的成本更低,能够惠及更多司机。
▲两家合作为Mustang、雷鸟和林肯推出的三款新车,
度身定制了一批八声道车载播放器
▲Stereo-Pak产品后期宣传广告
Stereo-Pak于年被市场淘汰,虽然八轨磁带盒曾主导部分市场长达数年,但最终存活下来的则是卡式磁带。
当然,这种磁带听到一半需要手动翻面,但是可以倒带。更好的是,大多数家居磁带播放器都可以播放与录制音乐,由此产生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混音带。
尽管车载唱片机并没有流行起来,但人们对车载音乐的追求却没有停止:年,福特和摩托罗拉联合推出车载8音轨磁带机——人们终于可以选择喜欢的音乐,再也无需受到电台的限制和广告的打扰。
▲彼时的车载8音轨磁带机
短短5年后,卡带播放器出现在汽车上,相对的高保真让人们享受到了更好的音质,更重要的是,盒式磁带的发明不仅增加了新词汇,同时也是现代音乐发展的里程碑:从此人们可以挑选喜欢的歌曲,灌成一卷磁带,制成自己独有的“磁带集锦”——还有什么能够比聆听着整盘心仪的音乐更加惬意呢?
▲卡带播放机
汽车音响的音质越来越出色。杜比B型降噪技术解决了磁带的嘶嘶声,扬声器拥有了专用的中低音单元和高音单元,集成电路使功放体积变得越来越小,且效率越来越高。
瑞·米尔顿·杜比年成立了以“杜比实验室“命名的公司,而真正使杜比技术走向大众的是杜比B降噪系统。它广发应用再家用录音机和随身听的产品中。
▲瑞·米尔顿·杜比
接着,到了年,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冬季电子消费展上,来自美国的RichCoe带来了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展品。
他的Audiomobile1KVW是一辆独特的年产大众甲壳虫汽车,车内安装了两个低音单元、一对中音/低音单元以及一对高音单元,并且全都安装在玻璃纤维面板上。Coe的目的,是为驾驶员打造真正的HiFi音质体验。
▲此图展示为年产的德国大众甲壳虫量产车,
非安装audiomobile音响的车辆
Audiomobile准确反映了人们当时的需求,并由此催生了一个贯穿整个70年代,并在80年代突飞猛进,于90年代完全成为主流的新兴行业——汽车后装市场。
有了汽车后装市场,车主们就可以改装原车音响系统,自行打造声场规模更大、声音更具特色且音质更有震撼力的汽车音响系统。
▲伏尔加的磁带机
随着汽车功放从内置立体声单元发展成为独立的多声道功放,扬声器也变得愈加复杂,愈加HiFi,同时体积也更大,而且安装人员可以将单元塞进任何放得下的地方(如果塞不下,就打造新的箱体和固定装置)。
接着,针对插入式汽车音响主机单元出台了新的接插件标准——DIN,由此提高了更换和升级汽车扬声器组件的便捷性。其中一款音响主机单元就是先锋公司(Pioneer)推出的第一款汽车CD播放器——CDX-1。
▲年,内置CD播放器出现在奔驰W上
年,这款播放器是汽车音响在声音精准度以及减少跳针方面取得了重大飞跃,司机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BrothersinArms》专辑唱片会被车上的播放器“吃掉”。
后来,汽车后装市场上出现了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和中置扬声器,对于人们来说,汽车音响不再仅仅是为了聆听音乐,更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
▲集磁带、收音机、CD与一体的音响系统
汽车音响发展至20世纪后期,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也为人们的生活带去独特的音乐体验。
下一期我们将继续讲述汽车音响HiFi化时代以及丹拿汽车音响在此期间扮演的重要角色,也会展示近些年丹拿在汽车音响领域的成果和对未来的展望,敬请期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