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歌工具大变化从收录机到智能手机he
遥想当年
大家可都是用铅笔卷过磁带的人吧
如今听歌已经变得非常便捷
只要你的身边有WiFi或网络
就可以随便打开一个在线音乐网站
随意点播成千上万首歌
不得不说
互联网的力量真是无穷之大
当年叱咤风云的收录机、随身听
在时代发展中已经逐渐消失~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很少有可以听到歌曲的机会,收录机是当时仅有的途径。”7月17日,乌苏市民王学红说。
年,王学红出生在沙湾县老沙湾镇。记忆中,收录机成为那个时代声音和信息的符号。
“那时候,一个家庭能有一台收录机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在王学红幼年时期的印象里,全镇只有一两台收录机。因为太稀有了,收录机今天在这家院子里放歌曲,改天又在那家院子里出现。伴随着音乐,大家一起跳舞,是件很开心的事情。
年年底迎新年联谊会结束后,王学红(二排右四)和同学们抱着借来的收录机合影留念。(照片由王学红提供)
年12月底,王学红和初中同学一起参加班里组织的迎新年联谊会,有同学借来收录机。“那天,联谊会结束后,几个同学因为高兴,就拿着收录机在教室外面照相留作纪念。”王学红指着家里的老照片,打开了话匣子。
“我还记得当时元旦联谊会上同学们最爱听费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从那时起,王学红喜欢上了听歌。
用磁带听歌,是很多70后、80后人的记忆。当有人翻出一盘喜爱的磁带插入收录机内,按下播放键,音乐顿时充满整个房间。王学红说出了她儿时听歌的最深记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个流行词叫“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录机),作为“三转一响”中唯一一个会响的物件,收录机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年,王学红结婚成家,家里不仅有了收录机,还买了电视机,后来又买了VCD机、DVD机,再配上话筒,听歌唱歌有了新花样。
年,王学红从美容美发技术学校毕业后,在乌苏市开了一家美容美发店,一台收录机又伴随了她十年。“那时什么歌曲流行,我就会买什么磁带回来,每天在店里播放,几年下来,磁带集了一抽屉。”王学红说。
科技的发展,总是让人有跟不上时代潮流的感觉。年,王学红的店里买了台电脑并安装了宽带上网,想听的歌曲全部下载收藏在电脑里,一天到晚地播放。
如今的王学红,每天用手机上网浏览新闻、听歌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手机听歌已完全取代了电脑播放。
每天早晨,王学红(左一)用手机连接蓝牙音箱播放音乐,在广场跳舞健身。
热爱唱歌跳舞的王学红,现在每天都去广场跳舞,用蓝牙音箱播放音乐,通过手机连接蓝牙音箱,可以联网实时获取最新歌曲,更加方便时尚。
王学红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国家发展进步太快了,人民生活水平每天都有新变化,现代化的传媒工具,已走入寻常老百姓家,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时光流逝,
听歌工具的变化也反映出老百姓生活的变化,
小编相信每个人的小日子都会越来越好,
生活会更加绚丽多彩~
供稿:张国辉、贾瑞
编辑:徐梦莉
审核:孙萍、邱广欣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下方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94.html